正月十一是行纳采之礼的好日子,但杨彦说什么都不肯,111,三个光棍啊,还又是单数,古人不讲究这套,他讲究,在他的强烈坚持下,纳采之礼往后推了一天。
按《仪礼》对婚姻聘娶过程的规定,分为六个步骤,首先是纳采,通过媒人向女方表达欲娶之意,女方同意后,男方将采礼送来,女方纳之。
之后是问名,问得女方姓名,生辰,回去占卜吉凶,接下来是纳吉,卜得吉兆后,定下婚姻之事,再后是纳征,送上定婚之礼,然后是请期,男家至女家确定迎娶日期,最后是期初婚,迎女方入门,从理论上来说,六礼皆备,婚姻关系才算确立。
由于杨彦与葛慧娘相识在前,葛氏又是道门世家,问名这道程序已经提前办了,现在要反过来纳采。
一大早,荀邃代表杨彦赶往葛洪在建康的小院,采礼已经备好,有一对大雁,一对羊c香草十斤对梅花鹿,寓祝颂之意,又有胶c漆c合欢铃c鸳鸯c凤凰锦被象征夫妇好合之意。
待葛洪同意嫁女,荀邃还要回来,把采礼送往葛家。
堂屋后面的小屋,葛慧娘俏面羞红,听着外面说话,鲍姑握着女儿的手,唠叨个不停。
“以后嫁了人呀,可不能象在家里这么任性了,虽说彦之没有高堂,倒是便宜了你这话自家说说就行了,对外可不能乱说,总之要勤快点,作为家中长妇,就得拿出长妇的架子替彦之管着家。
虽说阿母不反对彦之纳妾,不过作为妻室,你得替他把着关,不能什么样的的女子都进他杨家的大门,那些心术不正的,一定要挡在外面,若是彦之恼你,你就来找阿母,阿母替你撑腰”
这刻的鲍姑,一改往日温婉的形象,喋喋不休的教着慧娘为大妇之道,慧娘默默记在心里,力争当一个贤内助。
“禀郎主,州大正中来访!”
这时,外面仆役的声音打断了鲍姑的唠叨。
“陆晔?”
母女俩相视一眼,都不明白陆晔来干什么。
“陆士光?”
屋外谈兴正浓的几个大男人也是满脸诧异之色,不待葛洪邀请,陆晔已阔步入屋。
“原来是大中正,葛某失敬!”
葛洪草草拱了拱手。
因着陆老神仙败于鲍靓之手,葛洪实在想不到自己能和陆家有什么交情,表现的不冷不热。
陆晔也不费话,一扫屋里的鲍靓c许逊c荀邃和许杰,问道:“今日可是道玄为杨彦之保媒迎娶葛氏女慧娘?”
荀邃点点头道:“正是,老夫受杨郎之托,往葛氏下纳采之礼。”
陆晔又问道:“杨彦之是士人否?”
众人均是暗道一声不妙,葛氏是吴姓士人,而杨彦只是良人,哪怕秩比两千石,仍是良人,陆晔分明是来找事的。
荀邃喝问道:“陆士光,你待如何?”
“哼!”
陆晔冷哼一声:“我朝士庶不婚,莫非道玄不知?若我向朝庭参你道玄为庶人向士人保媒,不知道道玄能安否?”
荀邃眼睛一眯,指着陆晔道:“我道你为何前来,原来是坏人好事,杨郎虽与你陆家有些过节,可你阻人成婚,就不怕天下悠悠众口?”
陆晔理直气壮道:“葛稚川嫁女,老夫无从干涉,但老夫身为扬州大中正,理当尽中正官的本份,今日老夫便是给葛稚川提个醒,莫要坏了朝庭规矩。“
哪怕葛洪再好的涵养,眼里都闪现出了怒火,哼道:“若葛某非要把慧娘嫁与彦之呢?”
陆晔淡淡道:“那老夫只能公事公办了,把你葛氏开革出士族,而你既然不是士族,鲍氏亦将受你所累,你若不想鲍氏被开革,除非与你妻和离,你夫妻伉俪情深,乃我朝佳话,老夫实不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