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言两语,一个做买卖的土豪被忽悠瘸了,张飞拉着白面大哥,去了自己家的酒楼,大喊,“伙计,有酒有肉只管上,我要好好款待一下大哥。”刘备许久没吃肉都不知肉味了,于是把自己的一番见解拿出来,高谈阔论一番,听得张飞心驰神往,手舞足蹈。

    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大汉,这可真是条大汉,身高足有1米94多,在男子普遍身高只有1米5几的年代,一个如此高的人是多么显眼啊,况且,他还很壮,算下来体重绝不小于240斤。这种体格在当时的社会,是很吃香的,做个护院打手,或者当个衙门捕快,都不难。

    他进门往那一坐,把自己四十几厘米的长胡子梳了梳,对伙计喊道,“店家快点来碗面,再装一碗面汤,我吃完了好去投军。”正在聊天的张飞见这么雄壮一个人进来,也有心结交,他一直善于和各类豪杰打交道,便问,“这位大汉,过来一起吃吧,面就不要了。”大汉看看桌上的卤肉,摇摇头,“无功不受禄。”

    刘备过来看了一眼,问道,“大汉,你进来之前在门口放了一车枣子,莫非你是个枣贩子,为何推着车去投军?”大汉脸色一沉,“你莫非是朝廷的细作,为何管我闲事。”见气氛尴尬,又解释说,“我闻此间有个地主张飞,为人豪爽,便来投军,若是投军不成,也好去张飞那里歇一歇,关某又不是乞讨之人,去他庄上总得带点土产。”刘备心想,这人如此好面子,倒是个好收服的主,于是介绍,“这位便是张飞,快来一坐。”

    三个人喝着喝着,就带了几分醉意,那刘备的口舌颇为利害,张飞觉得自己应该光宗耀祖,搏一些功名,怎么也好过这末流的商人。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与末世的捡破烂的相当吧,捡破烂再发财,也被人看不起。关羽觉得自己这形象,这块头,不去当个将军真是屈才,两个人都认为,刘大哥才是真正的英雄,跟着他没有错。

    我派出的人回报,这涿郡的三个人刚刚结拜,还没拉起队伍,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拦截张世平和苏双,好在邓茂的信息很详细,从涿郡往北只有一条大路,正是商道,如果这伙走私贩要贩马,必须走这条道。我从那一千八百壮汉里挑了三百人,随我一起伏击武装走私贩。

    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样评价他们?各位首先得弄清楚地理位置,涿郡往北就是上谷,上谷再北就出国了,北面是巨大的鲜卑,大到和汉朝的地盘相当。既然北邻巨大的游牧民族,为什么还有人从不产马的南方往北方贩马?这不是缺心眼么。

    原来,北方的鲜卑民族,使用的是蒙古草场,水草肥美,马的数量很多,但是由于国家政策,鲜卑各部落严禁往汉朝输出马匹,要保持战马数量上的优势。如此,问题就来了,广大的鲜卑各部,特产就是蒙古马,却不能卖给大汉,那怎么平衡收支?于是,一些有本事的商人便应运而生。

    张世平他们首先从汉朝搜罗足够的骡子,这种技术鲜卑人不会,也没法学,把战马拿去繁衍骡子谁愿意,再说鲜卑当地又缺少驴,最重要的因素是蒙古马个头小,耐力强,可是脾气大,你让它配种,它却死活不干,那怎么办,只好以物易物。

    在鲜卑把骡子换成马,一比一的比例,再把马输送给紧邻的高句丽或者扶余,再用海船输出给倭国。倭国人特别喜欢蒙古马,却没有打通高句丽或者扶余的关系,所以自己买得加价许多,有了张世平的这条国际运输线,便十分满意。

    张世平在运骡子的途中,夹杂了大量的违禁物品百炼铁,这东西鲜卑人喜爱得不得了,必须得拿金银付账。蒙古马通过海船运到倭国,倭国人再以百炼铁付账,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循环,可以说是多赢的典型案例,鲜卑有了百炼铁和骡子,高句丽截留一部分蒙古马,倭国得了蒙古马,张世平得了巨额差价,合作各方都愉快的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