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侯颇受帝宠,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皇帝陛下这么公然标明态度,偏帮护国侯可是第一次。也就是说,皇帝陛下因为吏部侍郎丁晨山弹劾护国侯,而
动了真怒。他不仅下令将丁晨山廷杖三十,赶出宫门。一个时辰后,皇帝陛下又下旨以丁晨山其德行有亏,擅越专权等罪名,革去他吏部侍郎之职,将其降为五品舒城太守。其他附议弹劾的一干官员,也都遭致了皇上的呵责和处罚。就连位高权重的国公陈梦平,皇帝的亲舅舅兼岳父大人,此番也遭致皇帝陛下的呵责。弄的他老脸都没地方搁去,气得当场晕倒。
一个平常的早朝,却因为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变得不同寻常。朝野上下,都睁大眼睛关注着这一事件的发展。朝中的文武百官,耳闻目睹这一事件,都压抑不住内心的震撼:皇上宠信护国侯竟到了如此地位——不能容忍他人对护国侯说个不字!谁说护国侯已失宠于皇上的?瞧这情形,护国侯不仅没有半点失宠的迹象,反而圣眷更甚以往。一向引人瞩目的护国侯,及其所属的国事处,在一日之间更是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了焦点中的焦点。
与护国侯交好,此次没有参与弹劾护国侯的朝中官员,对此结果自然是感到高兴和欣慰的。毕竟自己没有成为护国侯的敌人。而参与弹劾护国侯的那些官员,则整日惶惶不安,生怕护国侯不肯善罢甘休。因为看皇上的意思,若是护国侯执意要追究,皇帝陛下也不会予以阻止。而在皇上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庇护下,怕是满朝文武,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敢公开冒犯护国侯,与其为敌了。
虽说只是附议丁侍郎的弹劾,但护国侯此人一向睚眦必报,典型的有仇必报,喜欢记仇之人。他的手段向来狠辣,执意要整治某人,那人是肯定无法逃脱的。再说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护国侯总有办法从其他方面收集整理一些足够分量的罪名,加于自己头上的。一想到护国侯的报复,那些参与附议弹劾的官员,惊惶不安。
看脸色c拍马屁。察颜观色c见风使舵,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官油子们的所长。眼见着朝堂的风向发生倾向性的改变,那些原本跟随在国公陈梦平门下的官员们,纷纷另投他人门下。更多的人则选择投奔朝中第一大红人——护国侯的门下。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想要打通护国侯府的关系,希望护国侯能够接纳自己。
人一旦有了闲时,便都有了八卦的兴趣,再加上百姓们总是对皇宫大内的宫廷秘闻抱有一种探索秘密的,所以,但凡涉及那个可望而不可及,神圣万分的皇宫大内里的出来的传闻,总是比一般的东家长,西家短来得更具有诱惑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尽管百姓们心怀恐惧,不敢明着议论皇宫大院里发生的事情,但私底下,却丝毫不改喜爱八卦的本性。越是与皇宫大内有关的传闻,就越是传播的广泛。比一般的家长里短的消息,传播的速度来的更快,更广泛。比如说吧,这日朝中发生的事情,不到二天,京城百姓都已尽知此事。
吏部侍郎丁晨山因弹劾护国侯,被皇上下令廷杖三十,革去吏部侍郎之职,降为五品舒城太守之事。传遍了整个京州城的大街小巷,渲染的到处都是沸沸扬扬的。传言已经转了几个版本,一个比一个传奇。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无论男女老少,到处都充斥着三姑六婆,传着传着就变成面目全非了。一个版本这样说:护国侯面若桃李,貌美如玉,长了一副绝世容颜。天庆朝中他排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护国侯随便递个眼神过去,无论男女半个身子都酥麻,他若是朝你一笑,啧啧啧,见过的人都被迷的少了魂魄。你不相信?瞧瞧咱们伟大圣明的皇帝陛下和英勇善战的瑞王爷吧。他们就是被护国侯给迷住的,见不得任何人说侯爷半个不字呢。
还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护国侯就是天降神童,一片赤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