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鱼端到案几最靠近自己的一边。两边的武士特别允许专诸前倾到案几上,将烤鱼放到吴王僚的身前。专诸跪在地上,挺直腰板,将鱼盘放到吴王僚的前面。就在鱼盘即将放下的那一刻,专诸的右手迅速滑进盘中的鱼肚子里,摸出暗藏其中的鱼肠剑,猛刺向吴王僚。专诸用力之大,行刺之快,极大增加了锋利的鱼肠剑的力量,竟然透过吴王僚的三重盔甲刺穿了他的胸膛。那一瞬间,血光飞溅,吴王僚大吼一声,仰面倒地而亡。这位对吴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国君来不及细想就一命归西了。

    两旁的武士也出手迅速,一拥而上,刀戟齐下,将专诸砍为ròu酱。厅堂中出现了片刻的沉默。吴王僚的鲜血沾满了案几,也扰乱了亲信和武士们的正常思维。在这一短暂而关键的时间里,这些人是有机会突围而出,和府外军队会合,扭转局势的。但良机在他们的面面相觑中流逝了。公子光听到厅堂的响动后,率领伏兵扑向厅堂。吴王僚带来的人很快就被尽数剿灭。府外的伍子胥也消灭了周围的王宫卫士,赶进府中和公子光会合。

    公子光、伍子胥两人戎装在身,率军进宫。匆促召集的大夫们纷纷见风转舵,表示拥戴公子光为新吴王。公子光改名阖闾,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宝座。

    四

    阖闾既立,迅速稳定了局势。

    为了感念专诸,阖闾将专诸葬在了泰伯皇坟旁,葬礼优厚,并拜专诸之子专毅为上卿。伍子胥被擢升为吴国行人,负责外jiāo。伍子胥和专毅两人后来在吴国灭楚战役中都成了骨干。沾满鲜血的鱼肠剑被函封,永不再用。

    在伐楚途中苦撑的盖余、属庸两人得到宫廷政变的消息后,抱头痛哭。《史记》说两人率军向楚军投降了。后人考证出司马迁记错了,盖余和属庸当时弃军逃跑了。远在中原的吴王僚之子庆忌则招兵买马,立志要为父亲报仇。国内外的反阖闾势力都聚拢到庆忌周围。阖闾很快就派出刺客成功刺杀了风头很盛的庆忌,境外的反阖闾势力四分五裂。这三位吴王僚的至亲都没对阖闾造成实质影响。但当三叔季子出使晋国归来后,阖闾的地位才真正受到了威胁。季子跑到吴王僚的墓地放声大哭。当时季子依然受到国内的拥戴,比阖闾更具有即位的合法xìng。季子依然保存着闲云野鹤的xìng情,与世无争。当阖闾恭敬地要将王位让给三叔,请三叔顺应民意的时候,季子淡淡地说:“这王位是你夺得的,你就坐的。”季子依然做他的大夫。民间则传说季子退出朝野,归隐山林。阖闾这才坐稳了王位。吴国即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登上历史的巅峰。

    反思光与僚的争斗,它无关国家、道德、责任的神圣与光荣,只是个人意念之争。归根结底,权力才是罪魁祸首。吴国先辈混乱了权力继承的秩序,想当然地认为要将王位传播给品行高洁的某个人(季子),为此错过了多次明确权力序列的机会(寿梦死时,诸樊死时)。要知道权力传承制度是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上的宫门之变多数因此而起。非正常的权力传承不仅是动乱的源泉,即使完成了平和的权力jiāo接也往往在野史和民间留下诸多的疑问。可惜春秋时的吴国人似乎不明了这一点。

    在你争我斗的政治场中,季子无疑是一个另类。有人将吴国的宫廷流血事件归咎为季子个人的不明事理。季子连续多次退让了送到跟前的王位。如果他接受了王位,吴国就会避免流血争斗吗?似乎并不见得。兄终弟及的顺序和父死子续的顺序的矛盾会始终存在,保不准季子死后吴国宫闱流血再起。而我们对季子不仅不能责备,反而应该用一种崇敬的眼光瞻仰他。在你来我往、非名即利的政治场上,季子的存在实在是太难得了。我们不能用肮脏的政治潜规则去要求一个品行真正高洁的君子。这场政变的另一个亮点是专诸的成名。有人说他是“一剑酬恩拓霸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