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沟河谷一带,后来国家了接手,但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枯竭了。西边上分布着许多个村屯,往南能望见界江边。石头砬子下面就是干饭盆了。虽是俯视也只能见绿树葱茏,看不清到底地面上藏着多少个盆,又藏着多少个连环套。

    秋英问到:“黄工,这是什么地方,咱们晚上就在这露营吗?”

    我说:“嗯,这里就是大锅盖和干饭盆的共用边沿,秋总你看这峭壁断层,从别的方向根本过不去,唯有一条鸟道可供上下,你听过白老疙瘩口授知道位置,但具体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还得花点时间耐心找找,我和欣艺是听小白龙说的,因此大致位置能确定是在这附近,我们现在脚下就很有可能是当年小鬼子安邦吉和阴阳师们扎营的地方。

    柳欣艺说:“铜矿矿脉不可能就这么容易枯竭,想必是地质断层非常离谱,沉入了更深的地下。大锅盖这里地势平缓,咱们就在这里露宿一夜吧。”

    我们把车停在了灌木丛中,在锅盖边上扎了两个营,夕阳西下,坡下隐隐可见一些遗址,那是湮没的荒村,有些遗址我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来玩,没什么考古价值,还有一些古代矿洞,远没有现代矿洞宽阔,非常低矮及狭窄,过去一般也没平民百姓愿意下去,下洞的全都是奴隶及罪犯。

    我和他们讲了起来。原来我的出生地实际上和白老疙瘩他们家挺近,东洋时期c解放后的矿洞是在古代采矿区基础之上发掘的,我们现在所在的石头砬子是锅盖和饭盆的分界线,看到大片台地就是“大锅盖”,曾经是古渤海国一个大型的冶铜城市,现已遗址还零星分布在这里,国家已经重视起来了,也算有了名分。

    柳欣艺接口道:“是啊,有铜必有金,再加上生物研究院的石墨,龙王庙应该不远了”

    秋英无奈地摇摇头:“术业有专攻,我的地质知识都是突击学习的,远不如你们,解释权都被你们垄断了,那么只好拜托黄工和元工柳工了。”

    入夜了,我们生起了火堆,我偷偷把扫描单元上的成像给柳欣艺看:“来看下地表遥感图,你看这密密麻麻的凹坑,大的方圆数百米,小的只有几米,像被月神轨道炮给炸过似的,这里树木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它们的生长位置都是按环形排列,地形是大盆套小盆,树网是大圈套小圈,就算一路削树皮做记号走过去,也会像进了八卦阵似的,弄混了记号之间的先后顺序。”

    柳欣艺也做够了功课,自然也知道只能靠卫星地图和扫描成像才能确保路线正确。现在大锅盖下的干饭盆最大的麻烦是没人愿意当向导,本地村民听了都摇头。虽然我们有扫描设备先进,但是前车之鉴太多,除了下去的鸟道根本没有路,采集也只能在庇护所附近小范围内活动。所以今晚上只能在盆边宿营。明天就得沿着鸟道进入腹地,亲身体验干饭盆的种种神秘和恐怖。

    干饭盆边上gpsc指南针c对讲机c手机都能收到信号,但要是像上次处于地下森林那种状态,那就只能靠三老爷那种自发自收的怪物了,越是有磁场,三老爷反而效率越高。

    我第一个值夜,整坐在石头砬子上对着星空发呆,忽然发现盆底有一束亮光闪烁,我心中一动,也拿起探照灯比划了两下,对方也以灯语回应。

    我用力吹响了口哨,片刻后女生们的帐篷先被拉开了,柳欣艺揉着眼睛伸出头来:“什么事?常四太爷来了?”

    我看着她穿着睡衣,打着哈欠眼泪汪汪的样子,猜她八成要生起床气,就说没大事,睡你的觉去吧,睡觉睡出大美人。

    我示意让她叫桓秋英过来,果然不一会桓秋英衣着整齐地出来了,一见我便问道:“怎么回事?发现什么了?”

    我指了指山下的灯位置,道:“有一支队伍在山下。”桓秋英显然明白在山里夜行是什么意思,那意味着周围野兽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