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柳欣艺和我把各自心目中的杨毅彻底给解剖了一遍,谁知道最后意见根本就对不上,在这种冷雨夜里愣是整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设来,整到最后柳欣艺都有点生气了:“看来杏仁儿你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啊,无知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幸福。”说完,竟然自己拖着困得摇摇晃晃的身躯走了,留下我自己在那发愣。

    我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我手里拿着两样货真价实的馈赠啊,他咋没给你呢?我摇摇头,摸不懂现在的年轻女孩儿大脑里到底走哪根回路。

    第二天早晨倾盆大雨居然神奇地停了,人人心里暗骂老天爷真是不开眼。苟部长真个忠实如狗,不管山沟里是否涨水,立刻抽调了司机送我们去基地,基地设在头条沟村,在景天市东南方向。苟部长把我们一行九人送到了头条沟村,握着我们的手说:“老板提供的设备都存在村东头李大拐子家,随用随取,还望各位马到成功,把咱们共同的目标给实现了。”

    既然设备都是现成的,那么我们就不用自备辎重了,补给离勘探区近还不好?谁都没放声。桓叔也没接话,搞地质和搞金融的不一样,重务实,轻务虚,需要动手干才能解决的事情的绝不动嘴,既然是东家要求,找就完了。

    头条沟和门头沟字面上差不多,地形可差远去了,门头沟名字里虽然有个沟,但却是平原和高原的过渡带,西北高东南低,而头条沟则在长白山余脉,纯正的山夹江地形,条条余脉看起来都差不多,很容易麻哒(满语,迷路)。长白山余脉地形复杂,江流溪流千曲百折,过去走山的老猎人c采参客为了方便记忆,就按沟河顺序把流经山间的界江支流叫做几条几条沟。界江在山峰之间蜿蜒流淌,支流从头条沟往下一直能数到二十四条沟,支流行走在两山之间,入界江处分布着同名的行政村儿。界江千曲百折,这种地方流速往往比较平缓,风光奇佳,江那头可就是东乡了。

    我们乘坐有遮蔽棚解放小卡车沿着旧公路往四条沟里开,一路倒是有说有笑,大部分时间都拿柳欣艺来开涮,忽然车停了,我们心里都知道,没路可走了。

    三条沟到七条沟之间有个三不沾地带,去年我们勘测矿床的终点就在这里。五条沟一带有方圆百里的区域根本没有行政村,到了这里就得下车徒步,自然是逢山开路,遇水绕着走。和外界联系的手段也没有,这里根本就没有射电信号塔,就是有信号塔,莽莽大山给谁用来?这种情况下只能用对讲机。每个人脖子上都系着一只口哨,如果两个人前后距离相差50米,就得吹一下,一是提醒彼此保持距离,二是野生动物都胆小,耳朵格外灵敏,哨声的频率非常高,在野生动物耳朵里就算隔着千八百米也和晴天霹雳没区别,能把狗熊吓跑。

    柳欣艺这次是刚学理发就碰上大胡子,累的气喘吁吁:“杏仁儿,这是自然保护区吧?碰见老虎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保护区那是主脉,别说开矿,动一草一木都不行。咱这沿着支脉呢,我就在这附近出生的,从小就没听说谁见过比狼大的东西,你要是想给自己壮胆就唱东方红,保证没有牛鬼蛇神敢来。”

    一行人在山腰上参照着gps接收机的坐标点前进,山下就是五条沟,原本只能算是一条小溪,可连天的降雨已经快变成大河了。柳欣艺显得心不在焉,好几次都得提醒着她,已经下钎了。不过该说不说,她的费舍尔电磁仪还真好使。

    马虎君胃口大,从头条沟道十条沟都有他包的片儿,山地勘查难度虽然不高,但他的承包区跟画散点图似的,去年桓头偷个懒,把就近比较好干的头至五条沟给勘查了,这自然不能让马虎君满意,今年该干的还是躲不过去。我们一开始补指标还算顺利,可第三天之后风云突变,老天爷又变了脸,狂风卷着大雨劈头盖脸地浇下来。

    沟底下江水涨得成了一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