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录于2014年4月18日。

    “东西在我这,过来拿。”这是一条短信,发送于2014年5月13日

    最后一条记录于前天:“有家难回,我要回家”。看来成文十分匆忙。

    看到留言我更睡不着了,起身披上了衣服下了楼想排遣一下心中的烦闷。山坡和楼下空地的结合部之间是一排居民自建的平房仓,我登上了平房仓的顶部,杨毅刚才就从我头上的山坡结束了他最后的逃亡之旅。

    我点了一颗玉河烟,兜里的三老爷都被我攥得发烫,心想这还睡什么觉了,干脆在镇上各个街道上溜达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是在半山坡上的单身职工宿舍的院子里。

    正从单身职工宿舍大门出来,忽然听到有汽笛声响,仔细看却是我妈开着刚收来的二手汽车在街上找我来了。我钻进汽车打算补觉之前随便问了一句:“吃了吗?”

    “没有,今天早上五点镇分局来警察了,说是找你了解情况。”

    “那带我直接去分局吧,省得他们总上门撩骚,连睡觉安稳都不能够。”

    小镇的一切仍然延续上个世纪的习惯,7点半上班,4点半下班,警察局正好满勤。我把早上有民警到家里了解情况,而我又不在家的事情一说,负责接待的年轻警察叫徐有功,听了之后一口否认:“真假?不是上班时间,谁出警啊?”

    我妈也有点急了,把早上走访的两个民警的名字c样貌c长相仔细述说了一遍。

    “徐老师,”小警察当年还是我妈教过的学生,“局里真没有你说的这俩人,不信你挨屋去找。干妈,您对这俩人的警号有印象吗?”

    “那会不会是县里的警察?”

    “不可能,县里警察到下面来办公,肯定会提前知会我们,要不您挨屋瞅瞅,一共就那么仨猫俩狗,这么长时间了没您不认识的,最近也没来新人。”

    说话时候,昨天晚上大规模警力行动围捕嫌疑犯的消息已经传到局里了,不一会儿,局长带着火上班来了。他大清早晨跑,是个人见到他都闻讯打听一番,说昨天晚上追捕嫌犯如何如何,每个人都少不了添油加醋一番,他听了就觉得心里不舒服,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县分局也不提前知会他一声,于是就直接给县分局局长打了个电话,结果人家说根本没这回事。

    这事儿像在平静的小镇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局长在早晨开会朝下属大发了一顿雷霆之后,镇分局全线出动搜查假冒警察的大案,并申请县公安局联合协办——不管在什么地方,一次性冒充干警30多名,这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过去有一个文化人比较无聊,就想出了个特难对的上联“派出所有警察”,这个上联之所以难对,是因为它有两个意思,其中的一个和现在镇分局人去楼空的场景非常相似。我不知道这个文化人自己对没对出下联来,我只知道现在不适合在分局杵着,短期内显然不会有什么结果。两个人冒充警察这并不难,难的是这么多人都敢冒充警察,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有了不得的人或组织授意他们这么干,要是稍微娄点儿也借不出去这天大的胆子。

    杨毅普通老百姓一个,无拳无勇,有这么大能量的人或者组织要把他逼到绝路上,办法多的是,冒着践踏法律的风险明显是得不偿失,可既然这么做了,那就说明杨毅他掌握某种不得了的东西或者绝密信息,派出的人手少了或者不托底,有临时起意的危险,因此只能多人出马,同时互相监督。我试着捋顺一下整个经过,又筛选出两个重大疑点:

    第一,假警察们和假嫌疑犯肯定在专业上有连带关系,不过任人稍加推演,其中也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循。这些人总体来说素质较高,单个儿模仿警察都能惟妙惟肖,就好比剧组找群演,都能来上那么一两下,可一集体行动容易就露出马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