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尽量用借古喻今的方式的让自己身边的中枢重臣们去看清楚大明帝国的现状。
人虽然有阶级属性,但也有实现社会大同,人生幸福的理想。
因而,在朱由检看来,自己和在场的帝国重臣们既然要想重振大明,恢复昔日稳定而又富饶的社会秩序,就得明白这些道理,并拥有甘愿牺牲自己所在阶级的利益去换取社会生产利益分配平衡的局面。
南迁不仅仅是他这个皇帝到南京做皇帝,大明继续在南方延续国祚那么简单。
而事实上,朱由检的南迁就是要在这个南迁的过程中给自己倚重的帝国官员们植入真正的治国理念和政治理想。
如果只是自己这个单纯的崇祯皇帝南迁到南京,而不加以改变整个帝国的执政模式,那自己依旧不能挽救即将灭亡的大明,华夏文明也依旧无法避免被异族统治的厄运。
而这些大部分只读四书五经的官员素来习惯了儒家治国方法。
对于皇帝陛下朱由检突然提出这一套缜密的阶级分析除了惊讶以外也有些似懂非懂。
作为能够在危急之际还愿意跟着朱由检这个落寞皇帝逃难的官员们至少还算得上是理想主义者,自然也是有忧国忧民之心的,再加上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并非愚笨之徒,所以对于皇帝朱由检的说法也能明白个大概,并也有所启发。
兵部尚书李邦华就觉得当今陛下似乎已经与之前大不同,在他看来,自从李自成大兵压境之后,陛下便似乎换了一个人一般。
在此之前,当今陛下是没什么主见的,几乎容易被群臣所误导,且很多时候是群臣在教他怎么做皇帝,甚至利用他这个皇帝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而现在的情况则是陛下再教自己这些官员如何做好帝国中枢的高级官员,如何为百姓谋福祉,如何统治大明江山,甚至还利用自己这些官员们完成自己的目的。
不知不觉间,整个朝堂的风格就变了样,以往是百官告诉皇帝该怎么做才算一个好皇帝,而现在是朱由检教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要如何做才算一个好臣子。
左中允李明睿则把这一切变化看在了眼里,在他看来,南迁不仅仅是从北撤到南那么简单,南迁的时候也让皇帝陛下借着李自成这个外力矛盾将一干掣肘自己的势力直接铲除,并进而顺利地夺回财政和军事大权。
现在的钱粮都由朱由检的心腹内官监王之心把控着,而朱由检又与周遇吉之妻结为兄妹,把控住了军权,再加上近卫二军也由他的心腹御马监何新把控着。
所以,使得朱由检这个皇帝陛下在南撤队伍中能具备发号施令的权力,百官们也只能服从,并尽量去理解当今陛下的意志。
否则的话。李建泰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证。
朱由检此时在保定城开的临时朝会让百官们开始清楚地认识到南迁即将面对的最大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意识到大明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真正原因。
为全面遵循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检的意思,南撤的文官已经开始与武官主动打招呼,内臣也少了些傲慢,但谁也不会想到的是,在未来,各级官员即便再亲热,也不得不面对因为政策意见不同而分道扬镳和反目成仇的局面。
在保定城临时朝会结束后,朱由检便也得开始准备动身继续南下。
而下一站则是河间府的沧州城。
沧州城也是朱由检将停留在北直隶的最后一站。
到沧州歇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山东德州府境内,到时候他就进入了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地界。
朱由检让左中允李明睿和御马监的何新先去了沧州城,为自己离开保定驾临此地做准备。
而他自己则和李邦华、周遇吉等重臣继续留在保定城。
接下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