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少不了花痴女的追逐的。
但只有深爱篮球的人才懂得:一米九八,才是最完美的身高。至于是不是采用传说中乔帮主吊蝙蝠的方式增高?张韬还是觉得相信科学更靠谱。
沿着崭新柏油公路骑到十字路口,绕着路中央摆满盆栽鲜花大转盘,拐了个弯。就看见十六层高楼气势恢宏的区政府主楼。在94年才展开建设的云山市东城新区,十六层楼,已经算得上是高耸入云了。不管什么时候,政府大楼都是那么的壮观拉风!
此刻是下午三点。艳阳依旧高悬,空气温度却并不太高。这是位于海边的云山市特点,一年四季海风不断。在春夏之交无疑会让人感觉非常舒适,但冬天也会被刺骨的寒风折腾的很异常难熬。
远远的已经看到球场上聚集了不少人。球场上分成两个半场,每个半场都有六个人正在激烈地进行攻防转换极快的三对三的半场比赛。
球场周围或坐或站的十来个等着轮换上场打比赛的球友,都穿着各式各样运动背心裤衩围在球场边不时起哄叫好。还有几十个衣着来明显不是来打球的男男女女,围在球场边吆喝着看热闹。
95年那时的娱乐生活还比较匮乏。央视和地方电视台只有一些千篇一律的电视剧和主旋律的歌舞曲艺。万燕的vcd影碟机刚刚投产不久,还严格按照西方思维在购买视频版权。殊不知不久后铺天遍地的影碟机厂商还有盗版光碟充斥全国进入寻常百姓家。电子游戏厅和迪厅也只能吸引一部分叛逆的年轻人,大多数人的生活依然枯燥而平淡。
也只有在这个人们生活时间还没有被各种屏幕霸占的时代里,人们工作之余更多的参与到各类全民体育锻炼之中。消耗多余的精力,也顺便打发无聊的时间。
眼前这个球场上,除了雨雪天气外,不分酷暑寒冬,几乎每天总是有很多人打球,也有很多人看球。打球的人玩的很兴奋。看球的人,看得很开心。
在这个单纯年代最后的尾巴里,人们依然是那么容易就获得一丝满足感。
“砰砰砰”
熟悉的拍球声,如同鼓槌般一下下敲击在张韬的心头。连他自己都奇怪。怎么听到运球声,就会有这么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开始加速分泌的奇妙感觉。
也许,是这具年轻身体感应到自己前世对篮球的迷恋,所以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吧。
前世里,张韬在初中时期,就是有那种只要拥抱篮球,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想法。
张韬不由加快了骑车速度,孙世仁也紧赶慢赶的跟着提速才勉强跟上张韬的背影。绕过还没装大门形同虚设的区政府大楼外的院墙进入到球场。
球场上打球的业余爱好者们基本上都没有统一的球衣。大家都是业余爱好者,穿着五颜六色各式球衣,在球场上忘我的飞奔着。
张韬在球场东端自行车库停好车,迈开大步向球场走去,边走边观察球场内外的人群。
放眼望去,还别说,人群里还真有几个记忆中觉得眼熟的人。都是前世里经常会混在一起打球的人。只不过现在16岁的自己只在这个球场上打过两年多球。在别人眼中还是一个有点潜力的菜鸟而已。
围观的人群中,还有七八个女孩。大部分手里要么抱着衣服,要么拿着瓶装水,显然是场上某些人的“家属”。
前世的张韬是不会留意这些场边花朵的存在。那时候只要在球场,篮球就是他唯一的恋人。
此时仔细看起来,还真有几个姿色中上的年轻女孩。在她们身上少了一丝重生前那个躁动时代女孩满身的浮华和做作,多了一些资讯爆炸时代前,九十年代最后的清纯和阳光。
张韬还在左顾右盼之时,一条芦苇杆般又长又细的胳膊,突然锁住他的脖子。
“你个死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