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肩上扛着一把铁锨,常常在村庄里转悠时,就看到许多短短长长c窄窄宽宽的路。路,把家家户户连起来,把村子与村子连起来,像身上的毛细血管,使村庄的肌体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

    一条条的路,跟那些柴垛c牛哞狗吠c坟墓c炊烟的味道c泥土c架子车c孩子的哭声c房屋c牧歌c清真寺c庄稼地c祖先c风霜雪雨c土炕等等等等,组成了一个村庄,构成了一个村庄丰富的内容。而路,是神经c是脉管c是气息c是人与人之间坑坑窝窝的交情c是历史与现实长长短短的牵挂。

    一个人老了,力气用完了,眼睛变得浑浊,骨头散了架,就与农活断绝了关系,拄一把榆木柺棍,坐在檐下静静的晒太阳。此时,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这辈子走过了怎样的路?在路上有没有留下脚印?还有多少路要走?今后的路又将通向何方?想着想着,上眼皮不由自主的耷拉下来,阖在一起,关住村庄里曾经熟悉的一切,不想知道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诸多事情。

    村庄里的路,有宽,有窄,有山坡牛羊吃草行走的羊肠小路,有通向集镇去的宽敞的柏油马路,有田间纵横交错的农路,有拉运庄稼粮食的车路。还有许多的路,是看不见的,是隐伏的,比如说一个农人心上的思路。他怎么想c到哪里去c干一件什么事c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c脚印留下后能活多久c何时才能够返回来c路是否懂得他的意图,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是他自己按原初的想法,去尽心尽力完成的,实现的,与别人无关。

    在田间地头c渠沿c路边,我常常见到一些抬着铁锨的人,一些扛着䦆头的人。他们见了路面陷下去的窝坑,用铁锨填一填,发现路面高起了土堆,拿䦆头刨一刨。修好脚下路,留与后人走。修路补桥,成了村庄里千年不变的行善积德的事,是人人竖大拇指夸赞的事。

    农业社时候,父亲一直当生产队队长,操持着队里的许多事情。村民受惠最多,后人多次提及,赞不绝口的事,就是父亲带领社员修挖的一条条路。

    北面的长龙山,是个大大的斜坡,一直延伸到山顶上。翻过去,就到了广河县的克那村。记得以前是没有路的,要翻过到克那去c到广河县去,须得沿着牛羊吃草时蹄子踩出的小径,摇摇摆摆c手脚并用的向上爬,很是吃力。要是身上背点东西,比如麦麸c土豆或棉絮什么的,要得小心翼翼,唯恐脚下踩空,跌入万丈悬崖。

    开路的那天,全村人十分踊跃,热情很高,挥锨抡锄,装土的装土,掌辕的掌辕,推车的推车。从远处看,满山满洼都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起劲儿的在干活。十多天日子,一条能通行手扶拖拉机的山路,从山下开始盘旋c环绕,时曲时直,或隐或现,一直通到了山顶上。挖通整平的山路上,大点儿调皮的孩子,来回奔跑,玩耍,呼叫,高兴得很。路修通了以后,两边平缓的草滩c丘陵c山坡,开垦出来,成了土地,种着粮食。拉货物的架子车,驮麻袋的毛驴,拉庄稼的行人,就时常走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上。

    甘萍山上耕地多,一块块,一片片,几乎每家都有。原先的路,窄小,坑坑窝窝,忽高忽低,经过开挖c平整c加宽,变得好多了,能够顺利的通行架子车。

    靠公路边的土地,不管是春耕,还是拉运粮食柴草,很是方便。那些远离公路的人家,比如住在半山腰的,崖沿的,山巅的,羡慕得很,都想在公路边置一分田产,把家想方设法搬过来,搬到路边居住。路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一件事,全村人都没有想通。这就是家在公路边黄金地段的二不读,突然在老坟以北靠水渠的地方,划宅地c打土墙c盖房子c修家园c搬家俱c拉柴草c赶牛羊,折腾了半个多月,把家搬过来定居了。

    老坟是很久以前的一块坟地,很大,有上百亩,长满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