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道士乐于助人,虽然是出家人,但是个很棒的邻居。大家对他有个亲切地昵称:热心道士。

    电视里张道霆对着镜头傻笑,旁边还打上了他的新头衔。

    热心道士张道霆:“………………”

    谢灵涯狂笑。

    张道霆摸了摸脸,直叫屈:“我怎么看起来那么傻啊!拍的时候记者就一个劲让我亲和一点,笑,笑,笑,怎么不告诉我我笑得那么傻。”

    相比之下,只是作为背景在新闻里一闪而过的“产权所有人”谢灵涯,看起来就高冷多了。

    “哈哈哈哈哈挺好的,新闻我要存下来,以后人家至少不会认为我们道观骗钱了。”谢灵涯笑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张道霆在新闻里那个傻样太可乐了,一点都不仙风道骨。

    不过考虑到他们道观开在城市里,还是接地气一点比较好。

    同时谢灵涯也向秦立民报喜:“新闻已经播出来啦,虽然拍不到你,但是咱们自己人都清楚,应该是城市里的热心鬼!”

    秦立民猛点头。

    ……

    因为张道霆的身份,这条新闻播出后比其他更有记忆点,还真对他们有所帮助。

    一个是像谢灵涯想的那样,大家对他们的信任度无形之中一下提高了一些,觉得他们人品不错,另一个就是有些年轻人吃惊于道观里的道士居然长得又年轻又帅(不傻笑的时候),和想象中留胡子头发花白的形象完全不同啊!

    后一个话题在本地论坛引发热议,还有摄影爱好者拿出自己平时在抱阳观拍摄的照片。

    在他的镜头下,抱阳观显得有些遗世独立,比新闻视频更富有情感。

    此前有的人可能也隐隐听说了抱阳观和他们的符箓传说,甚至知道是在金桂步行街附近,但没有什么具体概念,这次却是看到了比较完整的新闻截图与照片。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之间,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正门、院墙之后,隐隐出来正殿飞翘的檐角,瓦当间藏着青苔,满是岁月痕迹。就像时空裂开一角,探出来这座建筑,与周遭格格不入。

    进门之后,则能看到绕墙种着一圈竹子,青石板地面干干净净,很有时代感,角落里是一口八卦形古井。院子里面摆着好些木桌木椅,坐着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或者中年茶客。

    单单看前院,倒看不出来这是个道观。透出的静谧氛围也让去过金桂步行街的人产生疑惑,这里居然是在步行街吗?如果不说,还真以为是在哪个古镇的茶社。

    再往里,又是古旧的正殿与两间配殿,拥挤的供奉着七八尊神像,从里到外,都是古意盎然。后院有几块石碑,磨损严重,甚至还有一小块菜地,让人误以为这里的人还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某张照片里,穿着道袍的年轻人虔诚地闭着眼上香,香火缭绕间,神像的面容都模糊了。

    ——这些“证据”无不让人感叹,一墙之隔,就像两个世界,好多人曾经和它擦肩而过,居然都没有注意过。

    这时候还有喝茶爱好者也略带得意地来说:这地方老早就知道啦,我每天去背水喝。有时候也坐在那儿和朋友一起泡茶,看,那张照片里还有我们呢。道士也不会赶人,热水免费,买盘瓜子,自带茶叶茶具,我能坐一下午。

    还有细心的人发现,某处还有铭牌显示,这里是文化局认证过的古迹。

    和某些修缮过的旅游景点不同,抱阳观给人一种“活着”的感觉,这么老的建筑,还有道士生活在这里,侍奉神像。虽然不是很有名气,但让人有些心向往之。

    于是突然间,抱阳观又迎来了一大批观光客,这回不是看蚊子来的,而是看建筑、看道士、喝茶来的——当然,之后再得知这里的其他特点又另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