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孙陀利迦河边。那个时候,有个婆罗门在孙陀利迦河边供养火神。他举行完祭祀火神的仪式后,就站起来,四处观望,他心里想:「给谁吃这些供养火神后的祭品呢」

    婆罗门看见佛陀坐在一棵大树下,当时佛陀用毛巾包裹着头,婆罗门就左手拿着祭祀火神后的供品,右手拿着长口的水瓶,走到佛陀的身旁。佛陀听到有人走近的脚步声,就将包裹在头上的毛巾摘去。

    这时,婆罗门惊讶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心里想:「这个人既然是个秃头」。于是他正准备转身离开,他此时又想:「有些婆罗门教的长老c大师也是剃光了头发的。我还是问问他到底是不是出生于婆罗门阶层地位高于国王的祭师阶层吧,我还是问问他是不是婆罗门教徒吧」。这个婆罗门想完后,就恭敬的对佛陀说:“尊师,您出生于哪个阶层呢您是婆罗门教徒吗”

    佛陀说:“不要问我出生于哪个阶层,不要问我是不是婆罗门教徒。你只需要问我的行为就可以了。廉价c不值钱的柴木可以生出火来,出生卑微的人也可能会有万马奔腾的大智慧,他们对自己犯下的错误c缺点感到不安,他们对自己做下的恶事有敬畏心c羞耻心。他们断恶修善,改正自己的缺点c错误,忏悔自己过去做下的恶事,不会再去做同样的恶事,不会再去犯同样的错误,这些人就是世间尊贵的人,世间的人尊贵与否,不是看他们出生的阶层,不是看他们出生在富贵之家,还是贫贱之家。而是看他们的行为是不是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如果他们的行为c言语c念想都做善行,那么就是世间尊贵的人。他们就是善于管束自己行为的人。他们不让自己的行为放逸去做恶行,因为他们知道做恶事会给他们自己造下罪业,让他们下堕到恶道,只有做善事才能让他们安住在善道,他们用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来调教驾御自己的行为,受持戒律,让内心清净安定,由此开启智慧,他们持之以恒的精进修行c毫不懈怠,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才能远离烦恼和痛苦的侵害和折磨。他们是迈向圣者解脱大道的人。对于那些管束好自己的行为c言语c念想不做恶事,广行善事,断恶修善的人,对于那些已经证悟解脱果位的圣者,对于那些已经修行圆满的人,就应该恭敬虔诚的供养他们。”

    这时,佛陀说偈言:

    「勿以问出生,唯问其行为。

    微木亦生火,虽然生为卑。

    智慧有骏敏,止恶有惭愧。

    是为圣者生,依真所调顺。

    以具悉调顺,到达于圣道。

    成就梵行人,是人值供养。」

    婆罗门说:“尊师,我在这里祭祀火神,我经常的布施供养,我是善于修行施舍和布施的人。我今天见到您这位有大智慧的圣者是我的福气,您的教导我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请您接受我恭敬虔诚的供养吧。”

    这时,婆罗门说偈言:

    「于我此供牺,善为于供养。

    今见如师者,昔未见所教。

    我虔供于师,敬请受此食。」

    佛陀说:“婆罗门,如来对你说法是为了让你开启智慧,让你明白正确的修行方法,不是为了获得饮食供养。如来既然已经对你说法,就不应该再接受你的供养。过去的诸佛如来也是这样的,外出化缘饭食,为众生说法后,就不会再接受众生的供养。诸佛如来随顺因缘,众生遇到如来后没有直接供养,说明因缘不具足,如来为他们说法是为了让他们开启智慧,让他们断恶修善,除灭他们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不是为了获得供养。婆罗门,你可以将这些饮食供养给其他受持戒律的出家人c修行人。你不正确的见解已经被如来除去,你已经明白一个人尊贵与否是要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