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法成规模。不能成规模,就办不起加工厂,销路也就成问题了。”尤全经分析着说。

    叶滔也接着说:“古轼镇来搞这个肯定不行了,但如果放到别的镇应该是没问题。其实,乡镇也可以搞一些自己的企业。不一定都集中到县里来搞。现在很多地方不是有股份办厂吗?一家办不起来,可以几家来办。而且,我觉得,这种加工厂,最好是由农民自己出钱来做,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是我们介入太多。农民觉得反正是镇里办的,听不听都可以。现在都已经全部分田到户了。镇里也只能动员,没办法强制。不是他们自己的事,除非能先让他们看到收益,否则,很难发动。”

    肖向民听得耳朵竖了起来,看了看尤全经和叶滔说:“你们说的很好。这是大实话。要不是听你们这一说,我还真想强制去推行这个想法呢。看来还是要多征求意见,多听听你们乡镇人员的看法才行。你们古轼镇就不要去考虑这个了,全力以赴配合抓好新工业中心建设就行了。种植红葡萄的事,我再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与别的镇领导近探讨探讨再说。”

    肖向民本来以为古轼镇离县城近,而且又要建新工业区,可以先发动他们搞个小试验区,搞个加工厂看看。没想到俩个主官却一起表示反对。

    肖向民想法被否,当然有些不开心。可他更感到高兴。这说明古轼镇这俩个主官是真的在为老百姓做事,为社会经济发展着想。

    每一个项目的启动,前面都难免劳民伤财,要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收益和财富,那就会给老百姓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不但不能致富,还可能还贫。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官员都不想看到的。

    古轼确实不适合再搞红葡萄的项目,一定要让他们集中精力抓新工业区建设。这也是他肖向民反对云天来搞农业实验基地的原因。

    肖向民想到这里,越发对古轼镇的俩个主官感到高兴了。有这样的人配合段高明一起抓工业区建设,一定不会有问题。一定能既快又好地把新工业中心给搞起来。

    肖向民就不再说红葡萄种植的事,跳到了新工业区建设问题说:“高明同志刚才跟我汇报说有人试图想煽动村民拒绝搬迁,是不是有这回事?你们去查,查得怎么样了?”

    叶滔说:“我们也是上午才接到村民的反应,现在已经让派出所去查了。”

    “这件事,你们俩个要重视。村民拆迁的工作,主要由你们俩负责。要是出了纰漏,不要轻饶你们。如果发现肆意挑唆,故意破坏的人员,一定要来回惩治,绝不能手软。我再强调一遍,新工业中心的建设是整个湖海县大城市建设计划的第一步,迈好迈不好,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湖海后面的发展。绝对不允许掉以轻心的。”肖向民很严肃地说着。

    段高明c尤全经和叶滔听得连连点头。

    几个人说了一阵后,肖向民又在他们的陪同下,到现场去看了看。

    “工程队联系了没有?”肖向民问段高明。

    “是不是让城建局和工程队来做?”段高明说。

    肖向民有些不高兴了说:“我不是跟你说过,工程队要赶紧落实吗?要求就是必须先垫资,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分三次支付工程款?怎么这事到现在还没有去落实?”

    “现在的建筑工程队,我们县里只有城建局下面的工程公司有,没有别家了。”段高明看着肖向民那虎着的脸有些害怕,低声地解释说,“我了解了,就是市里也只有市城建局有工程队。但今年市里的有许多市政工程要做,市里的工程队根本就不可能来给我们做。其他一些私人这两年新成立的小工程队,根本就不符合规定,而且设备技术也很落后。他们是有找过后,我了解后,不敢让他们进场。”

    肖向民点点头:“工作是有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