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专属司机。老王最终还是被车队领导抢了去,因为车队领导明年就退休,并向上级推荐了老王:“我觉得这个位置就他合适,踏实又负责,选他谁也不会有意见。”

    终于,老王离开了陪伴他多年的大巴车,成为了车队的一把手。那天,车队里的司机们聚会,为他庆祝,大家都不由感叹,没想到老王这么快就升职了。

    像老王这样的“傻员工”确实不多。命运喜欢捉弄“聪明人”,传统标准下过于“精明”的员工,往往反被“精明”误,把很多机会拱手让给了“傻员工”。“精明”的员工总是在小事上占便宜,大事上没机会。“傻员工”总是小事上吃点亏,大事上被机会“缠住”。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傻人有傻福”。

    忍耐是痛苦的,但回报是丰厚的。“傻员工”才是最聪明c最优秀的员工,他们会在合适的时间c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他们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凡事都站在同事c团队c公司和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们会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一切,成为公司的灵魂和凝聚力,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员工。

    2打工者与主人翁

    “打工”这个词来源于我国港台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港台企业c外资企业一起进入我国内地的。“打工”本来是个中性名词,当时在党政机关c国有企事业机构就职的叫“工作”,在外资c民营c私营企业就职的就叫“打工”,慢慢的“打工者”“打工仔”“打工妹”的称呼就产生了。

    现在“打工”已成为一种常态,除做老板以外的人都可以叫作打工者,甚至国企职员和公务员都称自己是打工者。“打工”已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工作形态。

    在打工者中普遍存在一种心态,即“打工心态”。打工心态简单讲就是:公司又不是我的,我又不是老板,给多少钱我做多少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一个人把自己定位为打工者,必然产生“别人给我工资,我为别人做事”的心理。“尽量少做事,想法多挣钱”就成为了“打工者逻辑”,“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就成为打工者的工作表现。这样的员工是老板最头疼的员工,你都把自己当作一个工具,还想让老板怎么看你呢?

    世界500强企业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问过他公司的一个员工:“如果公司付给你1000元钱的话,你应该做多少事情才对?”

    这个员工回答说:“你给我1000元,我就给你做1000元的事。”

    松下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司是要开除你的!因为给你1000元钱,你只做1000元的事,公司就没有利润可赚,是在赔钱,所以公司不会要你,你自然一分薪水也领不到了。我给你1000元工资,你应该给我做2000元的事情才对。”

    当你觉得老板付给你的工资太低时,你就要问问自己: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如果你能经常这么想并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加薪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假如你不愿意多做事情,老板怎么会心甘情愿付高工资给你?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老板也不是傻瓜。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提供超出你所得酬劳的服务,很快,酬劳就将反超你所提供的服务。”

    在浙江万向集团大门上,醒目地悬挂着“想主人事c干主人活c尽主人责c享主人乐”的大幅标语,这四个词简单概括出了主人翁心态的精髓。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需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工作中积极思考,灵活应变,具有“公司属于我们”的意识。将主人翁精神发挥好的企业会是一个充满活力c充满朝气的企业相反,将主人翁精神发挥不好的企业,只是一个机械化的运作车间,迟早会迷失在市场经济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