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们的笑容,淡淡的,羞涩的,灿烂的它证明了那时的我们是快乐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只需我们时刻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都笑一笑,那么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即使像孔子这样给人感觉刻板c无趣的人物,也是主张快乐的。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创造快乐哲学的人。论语的开篇,就用“悦”“乐”“不愠”四个字,给学习定下了一个快乐的基调。儒家思想中对于快乐的肯定,也明显多于其他各家学说。孔子在学习方面还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仍然是学习的快乐精神。孔子对快乐的要求也极为简单,他曾说:“吃着粗饭,喝着白水,曲着臂膊当枕头用,快乐就在其中了。”

    可能正因为孔子是一个充满了快乐精神的人,即使他常常碰壁,也总能从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来,还注意不时地让身边的弟子也放松一下。史记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在郑国和弟子失散后,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城东门口,被郑国人看见了,就对寻找老师的子贡形容孔子“落魄得像个丧家犬”。当子贡把这些话转述给孔子听时,孔子反而笑了,自嘲道:“说我像一只丧家犬,还真是像啊!”他竟一点儿也不懊恼。

    对快乐的理解归结于一个词积极。这联系到一个动机概念积极心理学。这几年,积极心理学成为了一个很热的关注点。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哪门课程是上座率最高的课程?统计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最受欢迎的课程不是法律类课程,不是管理类课程,也不是经济类课程,而是积极心理学课程。

    哈佛大学主讲“积极心理学”的老师本沙哈尔,提出了一些积极心理学的模型。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沙哈尔老师的理论,便有了下面积极心理学的“六角星模型”。

    积极心理学动机自信乐观韧性

    1动机:快乐需要意义

    问一个人,怎么样才会使你更快乐?他回答:“我需要更多的钱,我需要有房子,我需要有一个漂亮的妻子”有没有思考过,快乐的动机是什么?

    大多数职场人似乎都有些急躁不安,换句话说,大家都有一种对成功畸形的渴望。于是,在不同阶段总有不同的刺激源打击着某一部分人。刚毕业的大学生攀比就业单位,工作一两年的新人攀比工资,工作年的职员攀比岗位和福利,工作十年的职员攀比年薪,更胜一筹就会令人快乐,略逊一等就会令人难过。大家都在用一种攫取c贪婪c回报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c奖励认同。这种过于世俗c过于功利的心态会抵消人们的工作热情,产生懈怠和应付情绪。大家把工作的目的c幸福的标准归结于感官的快乐,于是一个充满渴望的人生不是在绽放,而是在压榨。

    一个人整天忙忙碌碌,虽然赢得了财富,却不快乐,甚至感到痛苦,这是为何呢?这些纷扰归结于一个字:争。如同佛教所说三毒“贪c嗔c痴”中的“贪”,“争”让你的世界充满着吵闹c喧嚣c摩擦c嫌怨c钩心斗角c尔虞我诈c明争暗斗c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

    生活中,争的无处不在,而伴随产生的损失也随即发生。权c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拼死拼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c幸福c心安,而是烦恼c痛苦c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本沙哈尔老师认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c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快乐其实很简单,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