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被你忽略的正能量

    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你觉得你能完成几次对折?

    5次?10次?20次?

    用大一些的纸张?用薄一些的纸张?用特殊材质的纸张?

    先试试看。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实验,人们曾经普遍认为一张无论多大的纸,你怎样对折都不会超过9次,甚至有数学爱好者用了数学推算公式加以证明。纸张的厚度随着对折次数以等比级数增加,同时其面积也在相应递减,因此推算出一张纸对折次数不会超过81918次,否则将违反自然原则,绝对不能完成。用于证明的数学公式,即使一个普通的中学生都能理解,于是“一张纸不能被对折9次”被作为一个定律默默地保存下来。理论上,如果能把纸对折9次的话,其厚度会达到一个和它自身相比惊人的数值。长时间以来也有许多人怀疑过,他们纷纷利用手头能找到的纸,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然而都以失败告终,这就更加验证了这个定律的可靠性。

    直到21世纪初,美国的一档探索节目流言终结者试图通过试验,证明这个“流言”或“真理”的真假。节目中,三位试验者进行了试验,开始的时候,他们用钳子夹c用熨斗烫,都没有成功。接下来他们用厚度为01毫米c足足有一个橄榄球场大小的纸张开始试验。由于纸太大,试验者用压路机压平纸面,然后用推土机帮助对折,对折进行到了第7次时已经很费劲了,但挑战才刚刚开始。最后,试验者完成了11次对折,最终打破了这个“流言”。尽管试验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有些夸张,但是在没有违反游戏规则的基础上,他们将“真理”变成了“流言”。

    这个试验的成功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人们开始使用不同大小c不同材料的纸张进行尝试。2002年,美国一个叫作布兰妮的学生用1210米长的卷筒卫生纸,花费了7小时,成功将一张纸对折了12次。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目前最新的纪录是:2011年4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圣马克中学师生们将一张接近4公里长的卫生纸,花费了4个小时,对折了13次。

    一张普通的纸,如果能对折21次,它的高度是13421米,而珠穆朗玛峰也只有8844米。为什么我们连一张纸的“极限”和“能量”都难以评估呢?原因在于我们看待事物的心智模式。对于一张纸尚且如此,何况一个人呢?

    一百多年来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一直是田径场上最扣人心弦的场面。在奥运史上短跑健将不断刷新百米短跑的纪录,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人能打破10秒的纪录。于是从那时起关于人类究竟能跑多快的争论便开始了。最终,全世界公认这样一个“科学论断”:百米短跑突破10秒大关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类的极限速度。

    1968年6月,美国的吉姆海因斯在萨克拉门托举行的美国锦标赛半决赛中,创造出9秒9的新世界纪录,一举打破了10秒的“人类极限”。海因斯打破10秒记录的同一年,马上又有两名运动员同样跑出了9秒9的成绩。

    20世纪60年代到近几年,不断出现百米记录的刷新者,可是“人类极限定律”也没有闲着,科学家c生理学家及体育研究者通过一个叫作“曲线求律法”的公式,得出了新的“科学论断”:人类在百米比赛中最快不能少于96秒否则就会出现股四头肌腱和膝盖间连接点撕裂的情况。

    像海因斯横空出世一样,一个叫博尔特的牙买加人让全世界为之震惊。2009年8月16日,柏林田径世界锦标赛100米决赛中,博尔特以9秒58获得冠军,并再次大幅度刷新百米世界纪录。

    正是人类对打破限制的渴望,所以超音速飞机被发明出来了地面上的汽车越跑越快人类登上了月球建造出了超过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