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了解。充分了解了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求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哪一方君王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坚利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这一切,就可以判折谁胜谁负。
若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假如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必败无疑,我就离去。
筹划有利的方略已被采纳,于是就造成一种志势,辅助对外的军事行动。所谓态势,即是依凭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灵活机变,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原文】
兵①者,诡道也②。故能而示之不能③,用而示之不用④,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⑤。利而诱之⑥,乱而取之⑦,实而备之⑧,强而避之⑨,怒而挠之⑩,卑而骄之(11),佚而劳之(12),亲而离之(1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14),不可先传也(15)。
夫未战而庙算(16)胜者,得算多也(17);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18)!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19)。
【注释】
①兵:用兵打仗。
②诡道也:诡诈之术。诡,欺诈,诡诈。道,学说。
③能而示之不能:能,有能力,能够。示,显示:即言能战却装作不能战的样子。此句至“亲而离之”的十二条作战原则,即著名的“诡道十二法”:④用而示之不用:用,用兵,实际要打,却装作不想打。
⑤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实际要进攻远处,却装作要进攻近处,致使敌人无法防备。
⑥利而诱之:利,此处作动词用,贪利的意思。诱,引诱。意为敌人贪利,则以利来引诱,伺机打击之。
⑦乱而取之:乱,混乱。意谓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抓住时机进攻他。
⑧实而备之:实,实力雄厚:指对待实力雄厚之敌,需严加防备。
⑨强而避之:面对强大的敌人,当避其锋芒,不可硬拼。
⑩怒而挠之:怒,易怒而脾气暴躁,挠,挑逗、扰乱。言敌人易怒,就设法激怒他,使他丧失理智,临阵指挥作出错误的抉择,导致失败。
(11)卑而骄之:卑,小,怯。言敌人卑怯谨慎,应设法使其骄傲自大,然后伺机破之。也有另一种解释,是说己方主动卑辞示弱,给对方造成错觉,令其骄傲。
(12)佚而劳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劳,作动词,使之疲劳。此句说敌方安逸,就设法使他疲劳。
(13)亲而离之:亲,亲近。离,离间,分化。此句意为如果敌人内部团结,则设计离间、分化他们。
(14)兵家之胜:兵家,军事家。胜,奥妙。这句说上述“诡道十二法”乃军事家指挥若定的奥妙之所在。
(15)不可先传也:先,预先,事先。传,传授,规定。此句意即在战争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断,不能事先呆板地作出规定。
(16)庙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做“庙算”。
(17)得算多也:意为取得胜利的条件充分、众多。算,计数用的筹码。此处引申为取得胜利的条件。
(18)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胜利条件具备多者可以获胜,反之,则无击取胜,更何况未曾具备任何取胜条件。而况,何况。
(19)胜负见矣:见,同“现”,显现。言胜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