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东阳只见到了刘瑾。

    “皇上今个儿身子不爽利,李大人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咱家就是。”刘瑾虽然语气恭谨,但说话时却鼻孔朝天,似乎根本不拿李东阳当回事。

    李东阳一见到刘瑾,气就不打一处来:“军国大事,岂是刘公公能参与的?还请刘公公请出皇上,老夫要当面禀奏。”

    李东阳压根就不相信刘瑾的鬼话。朱厚照那家伙,身子好着呢,整天舞刀弄qiāng、上墙爬房,就差上天了。李东阳可是朱厚照当太子时的老师,看着朱厚照从小长大的,就从没见他生过病。朱厚照今年才十五岁,又不是七老八十,身子哪来的那些不爽利。

    “李大人是不相信咱家呀!”刘瑾语气不善了,“既然如此,那李大人就请自便吧。反正这皇宫,李大人也熟的很,您想去哪儿找皇上,就去哪儿好了。”

    刘瑾这话诛心啊,李东阳是熟悉皇宫,可也只限于前方各处殿阁,后宫他哪里去得?

    “刘公公不用拿话激老夫!”李东阳怒了,“老夫虽然不会僭越,在皇宫到处寻找皇上。可皇上已经半个月未上朝了,就连老夫与刘健、谢迁三位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也同样半个月未见皇上。若今日再见不到皇上,老夫只好召集朝中文武,于午门外跪请皇上临朝了。”

    刘瑾见李东阳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立刻心虚了。乖乖,召集文武重臣午门跪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大人莫冲动,是咱家说话冲了些,这里给您赔不是了。”刘瑾连忙服软。

    “哼,那就请刘公公禀奏皇上驾临御书房吧。”李东阳一甩朝服大袖,说道。

    刘瑾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的频频变换,最终吞吞吐吐的说道:“李大人,咱家跟您说实话吧,皇上他……不在皇宫。”

    “啊?难道皇上又私自出宫了?!”李东阳皱起了眉头。为什么说“又”?好吧,看来朱厚照做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

    “是。”刘瑾点了点头。

    “那还不赶快派人寻回皇上。”李东阳急了,“市井间鱼龙混杂,万一皇上有个闪失,刘公公可当不起!”

    刘瑾又犹豫了一下,一咬牙道:“皇上也不在北京城,而是……而是去南京了。”

    “什么?!”李东阳大惊失色,“刘公公,是谁撺掇皇上离京的?该杀!”

    “这……”刘瑾脸色不好看了。虽然是朱厚照自己想出的去南京游玩的主意,可他刘瑾在这件事上也没阻拦啊。相反的,他还暗自窃喜呢。皇帝离了北京城,他刘瑾就是站着的皇帝了。再替皇上批奏折,他也不用小心翼翼的了。

    “太子太师、光禄大夫、左柱国李东阳接旨。”刘瑾忽然高声唱喝。

    李东阳一怔,皇帝都不在宫中,哪儿来的圣旨?

    虽然心下狐疑,但李东阳见刘瑾一本正经,却也不敢怠慢,急忙整理朝服,当堂跪下:“臣李东阳恭听圣训!”

    刘瑾从御书房书案上拿起一卷黄绫,展开诵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江南之地人文荟萃,时下南直隶乡试在即,朕yù往南京躬身试才,为社稷求贤。着内侍太监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风,并一干卫从人等随驾。朕离京期间,着李东阳、刘健、谢迁督领群臣监国议政,内监官刘瑾辅之……”

    原来,这份圣旨是朱厚照离京前准备好的,就为了事发后给刘瑾拿出来擦屁股的。此旨只是传达给朝中官员的,所以用了“制曰”二字。

    瞧这圣旨中说的,多么的大义凛然老子去江南可不是玩的,而是亲自监督南直隶的乡试,公平公正的为国求才。

    可实际情况呢,李东阳用脚后跟想也能明白皇帝又开小差了。

    但事已至此,李东阳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好在,皇帝也算考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