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赢是肯定的。但因为一颗流弹,差点要了他的命。他垂危之际,是被人担进过阎王殿的,那是一次生死的洗礼,那是一次神圣的教化。
那是他思想境界的一次飞跃,后来才做出做手术不打麻药的决定。他本来只是个聪明人,从那以后,就变得有大智慧了。
传说,古希腊还有个智者,他采取了另一种办法。这个智者叫什么名字,大概不清楚了。但当时,他确实是很聪明的。
有一天,他用自己的一头牛,换了别人一只羊。人人都笑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而他却说,太聪明了活得太累,有时傻一下,反而轻松愉快些。
以前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大约是有点懂了。
智者所面对的,是强大的人性。
普通人的人性,终究是贪婪的,总想做一本万得的事。把所有难题推给智者,智者如果解决了,那是应该的,你是聪明人嘛。如果没解决,就恨不得把智者千刀万剐。
比如普通人拜菩萨,总是拿一两个苹果丢一两块钱,点一柱香,求菩萨保佑升官发财c健康长寿。付出少希望得到多,这就是人性。菩萨在做亏本生意,但他是智者,何必跟我们小老百姓计较,拜菩萨的普通人,总会这么想。
如果成了,还好说。如果没成,内心肯定是怨恨的。什么菩萨不灵了,贪污了我的贡果啊,这种腹诽肯定是有的。更有甚者,会动拆庙灭佛的念头。
历史上有几次灭佛的运动,都是这种怨恨被激化的后果。当然,智者千虑c必有一失,失就得承担巨大的后果,因为你是智者,你有可能迎接审判和死亡。
孔子也知道,君子之过,天下人都看得见。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见,他是个勇士。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嫉妒。嫉妒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人与人竞争产生的。在远古时代,人们获得的食物或者的权利是很有限的。
食物少,就得分配,有人多了,就有人要饥饿,这种饥饿与多寡的联系,让人们自然产生了一个专有的感情,嫉妒。性权利是权利最初的源头,但即使在一个男女数目相当的部落里,也因女性的选择性,以及孕期经期的拒抗性,导致男人的性需求,在总体上,总是处于不可充分满足的状况。那么,那些需求不被满足的个体,看到被满足的,就产生了敌视和嫉妒。
苏东坡就是太聪明,太展露了,于是,就受到了嫉妒。本来,他早期的政敌王安石并不嫉妒他,毕竟王安石也是大人物,气度还是有的。但王的手下,却不一样了,嫉妒地编造故事,皇帝身边的人也这样,编造于他不利的谎言。
谎言多了,就成真了。三人成虎,是群众的力量。苏东坡作为读书人太耀眼了,如果不把他搞下去,有他这个学霸在,我们这些二流学生,怎么有可能拿第一名?
应该说,智者没有满足普通人万无一失的期待本万利的要求,受到怨恨,还不至于受到杀生之祸。但他对二流人才的嫉妒,却形成了四面围攻的局面,他就难以招架了。二流人才鼓动怨恨的群众,给予智者审判并处决,是智者的归宿。
有鉴于此,许多隐居者,给我们提示,中国最聪明的人,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归宿。
还有一个原因,让智者始终处于与大众为敌的状态,就是不被理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最常见的现象。
一个人,不计功名利禄地为皇帝做事,连皇帝都会怀疑,这人有什么动机。也不是没有先例,当年的王莽就是这样的伪君子。
但许多人只是为了天下利益才出山的,根本与功名无关,他们如果不尽早隐退,死得也很惨。刘伯温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叫郭子仪,已经名满天下,功高盖主,所有荣誉加身,皇帝都不知道拿什么来赏赐他了。他知道,世间的荣华如此繁荣,他就要走到头了。
他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