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习惯和购物体验,我不能靠猜测和臆想来定夺。
今天,女性作为独立的审美群体,已经进化出自己的情趣。在过去,女为悦已者容,那是女性地位不高,是男性世界附属品的历史阶段。
女性美的标准,是男性看起来美。但今天,男女趋向平等了,世界就变了。今天,从农业社会走出来的中国人,虽然潜意识中还残存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强大的现实教育我们,这已经行不通了。
重男轻女,在贫困的农村或者山区,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农村生活中,有其经济意义。但在今天剧烈城市化的时代,以知识经济和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环境下,体力的优势已经没多少经济意义,最直接体现,就是“力工”,最底层的劳动者。
女性在智力和情商方面,并不比男性逊色。比如男性中优秀代表,李茅,在然然面前,无论是专业能力和经济价值,李茅的地位最多算跟也打成平手。当然,以生理价值和家庭功能来看,李茅也得甘居下风。
女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崛起,为女性形成自我的审美情趣,奠定了基础。现在有一种美,是女性觉得她美。比如瘦身,这一点,我原来并不赞同。
女性稍微有点胖,恰恰是情感的表现,男人是喜欢的。但女性,却很喜欢把自己搞得很瘦,认为那就是美的基本标准。现在看来,这是女性自己世界的审美倾向,与男人的评价无关。
甚至,为迎合这种倾向,现在还有一种打扮得很精致的男性,通过容貌取悦女性,开始进入男色时代。如同武则天时代的风尚,或者东汉末年及魏晋时代的一些流行趋势,男性的美,也趋向女性化。
如果你作为一个直男,会厌恶妖娆的男性。但是,你想过没有,他们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取悦某些女性,与你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也有一部分女性,打扮得相当男风。纹身短发,一派女汉子形象。也许,她们中的一些人,是为了取悦另一群女人而存在。但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变成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这几年,世界已经变化得太快,人们熟悉的社会模式,已经面目全非。大量流动的人群,带来职业的流动以及社会的流动,传统人情社会的根基已经薄弱了。这是一个职业社会,甚至是一个利益社会。
在我这几年做生意的过程中,发现最牢靠的关系,其实更多的是利益关系。人们最大的互信,是基于利益交换的互信。市场化无处不在,已经在改变人们的信条。
乔姐打来电话,意思是她们的事没办完,中午就不回来了,要我自己解决午餐问题。并且,为表达歉意,她说了句:“我跟二妹商量了,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你可要想好。”这话有明显的意思,但我只能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不予回应。
我关上门,出来,如同一个孤独的雄性动物,来到大街这个狩猎场,觅食。
出门才发现,自己的着装如同一个打工仔,运动鞋和汗衫以及衬衣外套,与拿低薪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
把自己置于普通人的地位,让人感觉非常踏实,这个热闹的街面,我想混进去,深入,体验一把烟火气息。
近代有个大师说过:睡在地上不会掉下来。要的,就是这种踏实感。我本是农民,根本不用装。
大概走了几十米,想喝一瓶可乐,结果一摸兜,没带钱包。这可不行,在这个时候,没钱,别说普通人,你连人都不是。我赶快回去,开门,拿钱包,想了想,从钱包里抽出几百块钱,装入了口袋。
我喜欢钻入背街小巷,看市井人生。这里有我熟悉的人和事,也是我拉得上话的地方。想当年,刚到北京时,与李茅他们租住一起,自己就经常找背街小巷,那是在找生活,也是在找自尊。因为,与北京的高楼巨富们相比,我实在是太自卑了,需要到底层,去补一补气。
转了好几道拐,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