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瑜珈的说法,但在古代印度,瑜珈也是一种静坐方法,也是一种宗教,被佛教所扬弃。从文化理论来说,既然中国人儒释道都强调静坐功夫,那么古代印度有这个法的传承,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但传承到今天,在中国,这几乎与宗教无关了,几乎成了一种商业品牌,如同满大街的健身房,属于时尚的范畴了。我一直觉得,凡是与时尚挂钩的东西,就是浓重的商业气息,就一定与金钱有关,恐怕正宗的精神财富也被侵蚀了吧。况且,没有如佛教那样一代代严守戒律的宗教传承,谁知道它传下来的,是不是正宗的呢?按妍子的说法,它这种修炼方法,想象方法,像极了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暗示,这就不太靠谱了。当然,也许有好东西在里面,但妍子试验的效果并不好,就说明不适合她,那她放弃,就是正确的。

    至于她所说的鸡鸣寺,倒是大名鼎鼎。金陵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去的地方。从明代以来,中国分南北两个贡院,几乎所以南方才子,都到过金陵。这里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明代,最初定都在南京,后来朱棣改为北京。科举是全国的科举,应该是一套标准量到底。但明代,其实从宋代开始,南方的经济就比北方发达了,那么,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南方的文化也比北方发达得多。事实也是一样,有一年,中进士的人中,几乎全是南方人,北方人没有一个。这种文化上的南北差距,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朝廷是全国的朝廷,当官的不可能不要北方人。怎么办呢?就分两个考区,南方考区就是南方举子考试,取一定名额的进士;北方考区也留下一定名额,就在北方举子中选进士,以此来平衡中国南北官员数量上的差距。这个制度其实在今天也有遗留。比如,高考,不是全国统一卷,也不是全国统一按分数高低简单录取。如果这样,那些教育落后的省份,录取率就会非常低了,以至于在高考这个最重要的进步阶梯中,被边缘化。所以,都是大学给每个省一定名额,在本省内按分数高低来录取。这样来平衡各地的教育差距。

    从上面情况看,当时南方几乎集中了全国大部分有才华的读书人,他们来到南京,四处游历,寺庙是他们参观题咏的好地方,鸡鸣寺,也成为文人们歌颂的重要内容了。

    梳理文学作品就知道,千年来,鸡鸣寺一直是南京重要的寺庙,说明其宗教的传承。

    以前我不太了解,今天听妍子说才知道,这座寺庙,今天已经是尼众的天下,女性修行的道场了。

    吃晚饭的时候,妍子又打来电话:“哥,我来对了,这里是叫我们体验尼姑的生活,按她们的方式过清静的日子,管得很严的,很正规的样子。”

    “你细说,怎么正规法?”

    “刚和小姐姐一起,和我们这个班的三十几个人上了预备课。发了小册子,讲了规矩。每天只有下午四点到六点是自由时间,才可以打电话。平时是不准带手机的。”

    我很好奇,啥管理,搞得跟军队一样。

    “还有什么规矩呢?”

    “作息时间安排得很满。晚上八点钟就睡觉,早四点钟就起床,早课晚课,打坐讲经,念经礼佛,好多项目的。哥,我跟你说,这里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餐和午餐,没有晚餐的。还有,不准高声讲话,不准随意走动,好多个不准呢,我都没记下来,现在还在看册子呢,要不然我记不住。”

    “妍子,看样子是按出家人的要求来的,有这机会,你就好好过几天苦日子,也许真的有好处呢?你要是觉得苦,就想想我,我当年当兵时,不也是规矩束缚过来的吗?”

    “对对对,哥,我这就像当兵一样,行,我努力!”

    她把这件事当项目搞,也是对的。体验另一种生活,我们都不熟悉的寺院生活,出家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