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七章  所谓的学术

    为了对李茅解释我与他争论的是否科学的论点,我写了一篇心得,抄录如下:

    在北大图书馆,这个包罗万象的地方,我有机会看到各类所谓学术著作。在浏览了解之后,我对所谓的学术有一些粗浅的看法。

    王国维,号称近代国学大师,死于自杀。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所崇拜的传统文化的消亡,而是自己珍视的最宝贵的才华,在社会生活中却完全被人忽视,连原先以为尊敬自己的亲家都因为穷而看不起他。其实,对读书人来说,社会处境的窘迫是一直存在的,但如果,不能像庄子c陶渊明那样通达,还存在着“书中自有黄金屋c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幻想,是非常可笑的。因为,按经济学说,越是学术研究深入,其涉及的影响范围就越小,市场价值也就越小。按社会学,受众范围的狭窄,导致不见经传的结果,是大概率事件。

    我看见借阅西方人文社科著作的人很多,仿佛成了今天中国的显学。但在我看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当时的古人就已经把人类思想的方式c社会运行的设想,大多数都进行了探索或思想实验。看维根斯坦时,我依稀看到公孙龙的影子;看庄子时,我听到西方哲学家似乎都在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中华文明,真是一个早熟的文明。

    但是所有思想,如果不能变成物质或制度的力量,它都只是所谓的可能性,而探索如此多可能性的学术,大多数都难逃被冷落的境地。佛教的推广需要阿育王,儒家的兴盛也在于形成了社会制度。那么,西学成为显学,也主要是因为它在近代产生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那么,工业革命的产生,是否也与西方近代的思想发展或人文特点有关呢?也许有关联:逻辑。能被证伪的可靠的思维推理,让实践行为有了探索的工具。也许还与打倒上帝有关。尼采说: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恰恰是上帝死了,所有其它可能性才开始产生。思维无禁区,发明就没阻碍了。其实,回头看我们的情形,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思想范围和方式就越来越缩小了。以致于程朱理学,企图以凭空的假设来建立一套包罗万象的法则,比物理学中企图建立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场论还可笑。

    看看红楼梦中对人的本质的描述,以作者如此高妙的学术修养和绝顶聪慧,也难逃程朱的窠臼。

    在大量阅读西方经典和诸子百家之后,我突然发现,这两者的思维方式及立足源头根本难以在学术上兼容。易经,也许有人拿它与矛盾学说来联系,也许有人拿它与数学二进制来联系,但无论怎么联系,它与西方哲学都是无法互融的,最多可以说有点启发。因为,西方哲学是解析性的,易经是整体性的。这也许与拼音文字和你象形文字导致的思维模式根本不同有关,硬把这两套在一个套子里,根本不可能。

    如果说,这两套学术有联系,那就只可能有根本联系:实践。许多人还在争论中医是不是科学,可以肯定地说:中医不是科学。因为它根本不符合西方对科学的定义。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打嘴仗,是可笑的。但你要问中医有没有用,这是个好问题!中医肯定有用,现实中对疾病有效,历史上,如果没有中医,中华民族还能延续吗?

    对此,我要反驳李茅的话:这不科学啊。不科学不一定是错的,不科学不一定无用。

    呵呵,易经也这样。

    中国传统中,还有一些不太出名的学问,它不太能够用科学来说明,但它曾经有用。比如,王阳明的心学。

    怎样才是对待学术的正确态度呢?实践。

    李叔同,一个深受巧言文化训练的音乐家c戏剧家,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疑问时,没有简单地用“这不科学”来回避,他运用了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实践”。

    “纸上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