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日后,董珩亲率八千轻骑自项城直驱寿阳,命主力随后跟进,并派华朝降将朱序前往华朝劝降,但朱序心怀故国,尽告东齐虚实,劝其在东齐主力到达前线之前,迅速击退其前锋,以挫其锐气。华朝速遣北府军南进,大破秦军前哨,与董珩带领的东齐士兵隔渭江为阵。董珩登上项城城墙,见北府军阵容严整,远望八公山上草木,误为华军,生惧心。

    谢青杳要求东齐兵稍为后撤,以便北府兵渡江作战,董珩欲乘华军半渡时予以袭击,应允。但东齐士兵军心涣散,一退而不可收拾,朱序更在阵后大呼:“东齐败也。”

    时值隆冬,东齐惨败,董珩中流矢,不久而亡,从而结束了东齐与华朝隔渭江对持的局面,华朝收回渭江以东的江山。

    史称渭江之战。

    这是史书上的渭江之战,是天下人所瞧见的渭江之战,却不是阿晋和李承应的渭江之战。他们蛰伏在客栈中,密切注视着东齐的兵力调配。

    追击董珩那次是最漫长的战役,所谓的流矢,是阿晋和李承应千里追击的结果,那次连着追击十天,筋疲力尽。

    董珩本身便是名将,早已身经战,要刺杀他,实非易事。

    阿晋和李承应猜测董珩回临安的线,率先赶到红石峡设下埋伏,阿晋单骑守住红石峡靠近临安府的那边,李承应在峡顶手握弓箭,推落石块。

    董珩一行人眼见回临安府在望,谁知红石峡竟有一黄衫女骑着高头大马,手持一柄银枪,姿态闲适,似是等候多时。

    “什么人?”董珩的属下勒住缰绳,喝问。

    阿晋慢慢挑起一抹笑,从怀中掏出一张精致的银质面具,遮住上半张脸。

    董珩脸色凝重,长叹一口气,颇有英雄陌的悲壮:“原来是苍鹰!”

    “是我。”

    董珩口气一转,傲然:“但即便是你,也无法诛杀我。”不愧是垂坐明堂之人,身上的王霸之气显露无遗。

    苍鹰银枪一挥,一道明晃晃的银光反射出来,顿时红石峡的一边轰隆隆作响,二十斤的石块从高处又急又快的滚落下来,此乃红石峡最为逼仄的一段,原以为追兵不会这么快赶至,才不惜冒此风险取道红石峡,谁知此刻逃无可逃,人仰马翻,,被石块击中的侍卫和马匹发出阵阵哀嚎惨叫,血肉模糊,马受惊,四蹄翻飞,胡乱踩踏。

    阿晋微笑向山峡高处点头,似乎峡上也有一道身影在点头。石块落完,众人还来不及喘口气,便见黄衫少女双腿夹马背,策马而来,银枪冷冽,束起的长发随风飘舞,杀气逼人。

    一柄银枪直刺向董珩,没有一丝花招,只有快的速和凛冽杀气,阿晋整个人如同一支利箭。

    董珩身旁的护卫挺身护主,被阿晋用银枪当胸挑起,开膛破肚摔落在峡边突出的石块上,脑浆四溅。但也阻了阿晋石破惊天那一枪的势头,这一缓冲,众人纷纷护在董珩身前,阿晋冷笑,一柄银枪,刚猛霸气。

    “都说苍鹰武功高强,原来是出自怀雪谷的十六分水枪法,难怪如此刚猛,这么个小姑娘,使得一手好枪法,也难得。”

    阿晋向董珩投去一眼,这世间能识得她枪法的人,没几个人。

    “你想问我,怎么知道的?”董珩瞧着阿晋在众人的包围中,毫无败象,却没有浮现一丝惊忧之色,饶有兴致的看着她的武功数。

    阿晋心神一岔,差点被削去半条臂膀,董珩身边的侍卫都是硬点,瞅准阿晋分神的刹那,发难。幸得阿晋五感较常人更为灵敏,顺着劈过来的刀往左下侧一躲,刀锋入肉寸,划出一道长口,带出一串血珠。这时后招皆至,六种兵器齐出,她的上下全部被封死。

    逼得阿晋不得不弃马。

    连这几个人都拿不下,怎么对付董珩?

    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