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直接放下个半刚性框架的网兜,潜水员们把东西往里一装,上头的水手往上拉就可以了。     项伟荣帮着整理瓷碗,洗干净擦干后放进大储物箱:唐代铜官窑的盘子,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有点老土,但只要加上那一千多年的历史,还是很有点味道的。     “这样的盘子能值多少?”     项伟荣顺口问了句。     “华夏?”     “德性,国外。”     对小舅子,项伟荣还不用太客气:这会国内古董瓷器能卖多少?     就算对古董瓷器项伟荣只能算略知一二,但也能看出来这些盘子你就不可能像在香江那样,卖出成化鸡缸杯的天价来。     张楠笑笑,道:“如果只有这几十个,5年内全部脱手,上拍一万美元一个没问题,最多几个一起出手。”     说到这看了眼船舷外的大海,又道:“要是下边有一船几万个,三五百美元一个打死了。”     没办法的,铜官窑精品在西方市场价格不低,但它们在华夏出土的完好品却极少极少。不过海捞瓷虽然一般不会出现顶级货色,都是外销瓷,但一般出现一次,就对其中一个类型瓷器价格进行一次打压!     量太大了!     项伟荣一听,道:“够操-蛋的!”     张楠点点头,“嗯,是够操-蛋的。”     这会潜水员们准备下海,连关兴权也换上潜水装备:30米水深他没把握,15米,大型水库里游泳,不用潜水装备他都能潜那么深,又不是没干过。     至于水性……     关老大可是海边长大的,牛着呢。     至于张楠。     5米还行,10米就不敢下了,15米那是想都别想,打死不会下去看风景。     “我就等着,到时候让人连着水下摄像机下去,我在上头看看就行。”     不远处的“大鲨鱼号”上就有那些设备,潜水员们装备的不仅仅是单薄的休闲潜水衣,还有专业性质的海底工作浅水装备。     就是那种衣服有点臃肿,连体穿带加铅潜水鞋,脑袋上戴着宇航员一般铜质带面罩大头盔的货色。     那东西好,不用氧气瓶,直接通过通气管呼吸,在海底能长时间作业,还能通过通话器接收作业船指令和反馈信息。     不过就是入水、出水需要借助一下潜水绳一类的工具,最好附近还有穿其它情形潜水装备的潜水员配合。     一篮子、一篮子的瓷器出水,忙乎了一个来小时,海床表面的东西就给清空了。     出水的关兴权告诉张楠:大瓮留下的“疤”都用远处刨来的海底淤泥给填了回去。     有那一大块礁石做参照物,菲利普船长和都已经将沉船点位置精确到了以“米”为单位,下次过来直接下锚就行,绝对不会找不到地方。     阳光甲板收起来,免得过会有印尼猴子的渔船靠近看到点不该看到的东西。     甲板上堆了三个大瓮,还有近百件完好或者残破的瓷器,有的张楠好好看看的,连热都不怕了。     光着棒子,就穿了条游泳裤,昆卡把阳光甲板上的遮阳棚架了起来,免得老板晒脱皮。     新捞上来的两个大瓮完好,里边和之前那个一样,还是铜官窑的盘子。     全部取出来后,发现窑口虽然一样,但只有其中一个瓮里装着的盘子内绘制的是小鸟图案。     另一个大瓮里的装的瓷器器型又有点不同,直径大约只有14公分,而且器型更“深”一点,已经不能说成盘子,而是碗。     内里的图案也不再是单一的小鸟加点彩,而是美丽的花草纹、山峰纹,浪漫的云气纹都有,绘制小鸟图案的只有5个,图形选择上似乎要比大一个型号的盘子更随意些。     千多年的海底岁月没有毁了这次大唐来的瓷器,色彩依然润泽清晰,而且这百来个碗中,最底层盘着存放的30来个,碗内纹饰还有点怪怪的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