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攻强拿寿春,袁术倾全郡之力而出,只留下个不中用的看家,结果却便宜了等着一锅端的吕布,顺理成章地被全擒住了。被丢在后头的、他眼中的无能之辈反倒逃过一劫,见自家主公没能得意几天就倒了大霉,可谓是全军覆没,哪儿有那胆量发兵救人。
于是眨眼间,不仅偌大扬州于实质上彻底落入吕布之手,连长安朝廷的天子也不知怎的受他蛊惑,将象征正统的符节印绶也赐给了他被封为刺史的首谋燕清,成就了名正言顺。
而周尚这个丹阳太守,名义上一直以来都是受扬州辖治的,一旦涉及己身,周家就不可能似局外人般安然观望了。
毫不夸张地说,区区一个丹阳郡的太守周尚,究竟是留是辞,只在燕清的一念之间。
因此,周瑜此行的目的,若说有九成半是为了救至交好友,那也有半成是为观察燕清而来。
就是孙策着实不走运,刚守孝完就遭了这无妄之灾,成了被失火城门殃及的池鱼。但他也因祸得福,无需为反复无常的袁术出死效力,就得回心心念念的父亲旧部了。
跟猛然间被这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对这份信任和慷慨诚惶诚恐,心怀感激的孙策不同,周瑜一听他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吕布捞了份大礼,就只剩下苦笑的份了。
孙坚留下的那批人马固是精锐骄勇,始终眷恋旧主,无论是于吕布,还是袁术而言,都是个实打实的鸡肋,唯有在其子孙策手里,才能发出超乎水平的效用来。
但在外人看来,初出茅庐,只于江东一带因多结交名士而有些声誉,又是未立寸功就得此大礼的孙策,可是蒙受了极大恩惠了。
于孙策而言,拿回父亲旧部固然重要,可他投入袁术麾下,也有寻地历练,得到大势庇护,直至本身与时机皆都成熟后,再找由头脱出**。
要是孙策所侍之主是个品行败坏,言而无信的,日后叛出才称得上师出有名,事出有因,要容易得多,吕布却一点不似传言中那般重利轻才,轻狡反复,还来这么一下以退为进——若是真不重视孙家旧部,才做的顺水人情倒也罢了,可要是吕布真看穿了孙策的潜质,有这份果然决断摆着,又有那城府深不可测的燕清在旁辅佐,难出什么大错。
那孙策日后再想在不被世人唾弃忘恩负义的情况下顺利脱身**,就难如登天了。
但也怪不得孙策,彼时的他还是人手底的俘虏,连性命都难保,吕布倘若真有这拉拢重用的心思,他纵有所察觉,又哪儿能退拒得动?
孙策浑然不察好友沉甸甸的忧虑,兀自爽快点头:“如此一来,策就有个不情之请了。”
周瑜抽出愁绪来,凝神细听,听孙策倒完苦水后,不禁感叹燕清心思缜密,用心良苦之余,也敏锐地意识到诸多不对劲的地方。
这两桩工作量极大的任务,都叫孙策离不开与吕布军中的众多高阶将领打交道,也助他尽快熟悉,以融入军中氛围,称得上是一石二鸟。
可极精荐人用人之道,有伯乐雅名的燕清,不惜以重宝笼络时,就真看不出伯符的才干不在于此吗?
但他又何德何能,值得对方煞费苦心,有意隔着伯符来做算计?
周瑜并非太过多心,而是没法不往这方向想,愈发不寒而栗。
孙策见他沉默不语,不由得唤道:“公瑾?”
周瑜抬眼,正正撞上好友殷切期待的目光,半晌长叹一声,唯有无奈地做了随石落下的第三鸟。
且说燕清脑海中满是尸横遍野的恐怖画面,片刻不停地奔至临时设置的疫区,乍一看,诸事却井然有序,远不似他想象中的那般混乱严重,人人虽露郁色,军纪依旧严明,不禁松了口气,命随行的医者皆学他戴好临时赶制的口罩手套,才着人通传入营。
最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