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竹里馆的日间菜单上,有五种盖浇饭三种意面和十余种甜点,先不说味道如何,光那个价钱就足以吓跑客人。所以白天的竹里馆门可罗雀,绝对只不是我那几幅装饰画的原因。

    店里东西贵,沈小敏没敢给我上店里的食物,而是把自己省下的打算当午饭的包子匀了两个给我。我一口包子一口咖啡的,把早饭对付了过去。走的时候,把娜拉美女留下的纸条揣进兜里。

    我感觉这事还没完,以我混迹魔都多年来的经验看,即使我在这里强硬拒绝了,人家必定还有后招备着。越是背景深的,越是讲究先礼后兵,要是不懂圆滑处事机智自保,到时候吃亏的还是我这个无依无靠的穷画家。

    我跨坐在小电驴上,摸出手机打开微信,在通讯录里翻上翻下,总算在一列乱七八糟的id名里找到要找的人,给“小灵通”的id名发了条信息过去。

    对方几乎立刻回复了。这人是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秒回信息是常态,所以我在发出第一条信息后,就接着编辑起第二条信息了。

    把手机塞回兜里,发动雷声大雨点小的老爷小电驴,离开了淮海路。这次是一路向西,中间换了几次道,随着目的地的接近,路上的车辆行人逐渐拥挤,直到能瞥见城隍庙那黑压压的瓦片屋顶时,小电驴在路上已经开不动了。

    我寻了处空位,把车停好,然后徒步走进人群。才走出两步,就有三四名身穿皮草手夹香烟的中年女性于我擦身而过。好像不在肩上定个毛领,都不好意思自称是魔都女人。现在魔都还没有入夏,气温尚算清凉。这要是到了盛夏也这么穿,可不得捂死人了。

    我没往人山人海的庙堂里凑,而是钻进了城隍庙外的一条巷子。也就一转,几步路的距离,街面上的人流量竟是少了三分之二。

    我要找的人,正坐在前方的路边摊里,对着一碗面吃的稀里哗啦满头大汗。那人穿着一件红白格子衬衫,袖子卷到胳膊肘,土到没眼看。我脚下不停,直接走到他那桌,在对面的位置落座,招呼老板要了碗牛肉面。这摊子一碗面只要九块,虽然肉也只有薄薄两片,但胜在面量十足,管饱。

    凑近了会发现,吃面的这人远看好像吃的很香很投入,其实眼睛斜到旁边并没有看着碗里,而是盯着桌上摆的手机。

    “你这是拿手机下饭啊。胡学长。”

    “哟,小魏你到啦。好快哦。”

    胡学长抬头瞟了我一眼,又继续低头看手机。

    这个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

    一般人也许会觉得被轻慢了,而感到不快,但我是一点想法都没有。这位胡学长,全名胡叶华,是大我一届的学长,在学校里主修室内设计。其实,在艺术院校里不同专业间有很深的歧视和偏见,学设计的看不起搞文化的,搞文化的不承认学设计的,两边的学生大多两看相厌,很少有来往的。只有胡学长是例外,他在学校里还有个响亮的外号,叫包打听。

    上到哪家组织要办展会,下到系花跟男友分了没,都能找他打听。

    可以说,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魔都这块地就鲜有他不知道的事。在毕业后,更是直接做起来情报贩子的营生,业务范围涵盖整个江浙地区。

    胡学长善于收集情报c整理情报,甚至是操纵情报,在黑白两道里都有门路。之前,在微信里说自己闲,指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做的事。这位学长在社会上打拼出招牌后,就很少与客户露面谈生意,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网络连接,走的是神秘黑客路线。他那几部从不离身的手机,不仅是娱乐通信道具,更是赚钱道具。以前还传出过“他的手机里藏有全国大人物的秘闻”这种不靠谱的谣言。

    至于胡学长是因为手机依赖而变得擅长收集情报,还是喜欢收集情报而患上手机依赖,这就不得而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