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英兰正忙着和面调馅儿,她好像在为明天准备早饭——肉馅儿饼。也就是说,当时她满手是油,如果在那个时候动手脚的话,表盖儿很自然就会沾上油污了。这可以作为证明的一种证据。”

    “可是,要破解凶手的杀人手法,还有一段路要走。这又该怎么进行下去呢?真伤脑筋。”

    进屋子的的时候有发生什么事情吗?没有。忘了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好像在走的时候向老朱说了一声。这会儿想起来的是nar。nar越来越怀疑潘英兰了。“我记得当时这个潘英兰还向老朱喊了一声:‘老朱,我们先走了! ’至于老朱的回答,则是‘哦,我知道了’。这么一唱一和应该不会被人怀疑,但这只是在证明老朱活着罢了。这显然是赘余,甚至可以说是使得潘英兰不利的一个失策。因为如果钟表被确定做了手脚,那么老朱应该已经死了,而这声音意在表明老朱还没死这自相矛盾啊! ”

    想到这里,nar突然大彻大悟:“原来,录音是个骗局!一个大骗局!这么说应该找到证实潘英兰伪造老朱声音的证据!至于这句话,可能是平常的时候潘英兰给录下来的,或者说潘英兰从电话答录机里面截取了一段留言,把它录下来做成录音带。这也是出于老朱的习惯来的。老朱好像特别喜欢虫胶唱片c录音磁带一类老式的,已经被快闪存储卡取代掉的媒体介质,所以说他喜欢听录音机。正是利用这一点,潘英兰把伪造的声音录在录音带里面,插进录音机里面。由于磁带有保持了一部分空白,所以说她算好时间就开始播放了,直到最后,那句话响起。时间准她把持得好好的,因为这些东西可以提前练习。特别是因为孙硕冉叔叔和毕新荣阿姨常年在外面,所以家里只有吴梅奶奶和两人,这正好为她的练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说到这里,nar推门进入了。老朱的“遗体”已经被“安顿”好了。他走向那台录音机,其实是老式的收录两用机。他仔细揣摩,发现录音机还处于播放模式,好像开启了自动倒带的功能。怎么讲这次的案子破绽也太多了。nar正尝试着播放c暂停,录音机却没反应。“怎么回事呢?”nar一边纳闷儿,一遍又嘀咕道:“是不是电源插销给拔了?”说罢,他顺便低头一看,正好看见了录音机的插头正躺在地上,插座上空空如也。

    “哦,插头已经被拔了。好像是潘英兰先进来的。”nar冷冷地说。

    突然,他的脑子里划过一道闪电:“原来如此!这就是潘英兰先进来的目的!如果刚才那套手法行得通的话,为了避免自动倒带后又播放那段录音,所以直接拔插头拔了。至于开启自动倒带功能的原因,我想应该是由于潘英兰的磁带之前已经录制好了,但是距离末尾还是有一段空白。潘英兰应该没有时间手动倒带,所以她算好时间,开启录音机,把之前剩下空白的带子给播完了在倒回头去,其实录音机开了一大阵子了,只是因为磁带是空的,所以不响。潘英兰在去看社戏之前就找了一个空隙杀了老朱,然后利用老朱的习惯,老朱不会出来,大家也不会推门进去,这样就没人发现老朱其实已经死了。这台录音机就是解决案子的关键,我最好再仔细观察一下。”

    果然,跟刚才搭眼一瞧所看到的一样,录音机的自动倒带按钮按下去了,播放也是一直按着的。nar不禁一阵欣喜:“这台录音机就可以作为证明你是凶手的证据! ”

    再回到刚才的话题,潘老太太是主动查看的,这更证明了她是凶手。我记着当时死者的房间是被反锁的,而潘老太太有钥匙,所以说潘老太太就是凶手了!这件案子看似错综复杂,实际上就像剥洋葱一样,各种疑点之间可以连成线,进而交织成网。也许这就是推理的魅力吧。

    至于证据嘛嘿嘿!nar微微一笑:“这个可以随便挑了,因为证据到处是。潘老太太拨动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