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迥异。

    画趣,园中游廊上的苏式彩画可与长廊媲美。

    廊趣,楼堂亭榭以曲廊相连,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与长廊相比,另有情趣。

    仿趣,谐趣园是圆明园中的园中之园,应是典型的皇家园林,但该园的造园手法别具一格,仿造的是寄畅园私家园林,在金碧辉煌,庄严肃穆中,独显其静雅清幽。

    想到这里,明慧突然笑了出来。

    乾隆觉得奇怪,“有什么好笑的事情,说出来给朕也笑一笑?”

    “皇上,我在民间的时候,听说过关于谐趣园的传说,还和皇上有关呢!”

    “哦?”乾隆倒是觉得稀奇,“朕的园子,自然应该和朕有关的,但是朕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传说,你说给朕听听?”

    “说是皇上让人修谐趣园,很多能工巧匠齐上阵,让皇上很是满意。园子修得这么好,可把皇上给乐坏啦,于是皇上经常在园子里赏景喝酒,大宴群臣。有一天酒喝多了,随口诌出一首歪诗来:人说苏杭赛天堂,我说此园胜苏杭,乐在此园当园主,哪个希罕做皇上。

    这一来,谐趣园的名气可就传开了。很快传到在东海蓬莱岛修炼的两个仙人的耳朵里。开始,两个仙人以为这不过是夸张之辞,谐趣园再美,还能美过我蓬莱仙境去?后来听多了,就忍不住想到谐趣园走一趟,亲眼去看看。

    在一个月白风清的晚上,两位仙人骑着丹顶白鹤,离了蓬莱岛,来到谐趣园。举目一看,不由得暗吃一惊,果真是气象万千,不同凡响!

    俩仙人光顾了看园子里的美景,没想到惊动了一个看园子的老太监。他听到园子里有响动,心想:

    深更半夜的,莫不是有贼进来了?赶紧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提了根棍子从屋里走出来,一看,见两个白胡子老头儿正在园子里蹓弯儿呢。老太监刚要大喊一声,就听见一个老头儿说:“仙兄,我过去一直以为咱蓬莱的景色无与伦比,今天才知道,这人间的谐趣园并不比蓬莱差。”

    老太监一听,知道不是凡人,哪里还敢叫喊,连忙藏在一块太湖石后边儿。这时候,另一个老头儿说话了:“仙弟说得极是,如此胜境,令人大饱眼福。不过,这园子由愚兄看来,还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湖里还应该加点儿什么,象现在这样,就显得有点儿空旷。”说完,把手里的龙头拐棍朝天上一扔,霎时祥光四射,云气蒸腾,那拐棍儿化作一条白龙,在谐趣园上空飞了几圈儿后,就一头扎进湖里,龙身子变成了一座汉白玉的石桥,龙头变成了桥头的石牌坊。

    老太监看到这儿,惊得目瞪口呆。湖上多了这座桥,就象画龙点睛一样,谐趣园显得更美了。

    那位仙弟也服了,顺着嘴儿说:“仙兄,您这桥加得还真是个地方儿,确实为园子锦上添花了。”

    仙兄说:“此桥的妙处,离近了看得更清楚,咱们桥上走走。”

    这功夫,藏在太湖石后边儿的那位老太监忍不住啦,就咳嗽了一声。

    两个仙人受了惊,各自跳上一朵盛开的荷花,化作两朵祥云飞走了。

    天亮后,皇上来到谐趣园,一进门儿就愣住了,怎么湖上多了这么一座漂亮的石桥哇?老太监忙把夜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皇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谐趣园的美景感动了神仙。他走到桥上,提笔在石牌坊上写了“知鱼桥”三个字。

    那两只仙鹤没被仙人带走,就留在谐趣园的紫竹林里了,日子长了,就变成了两只铜仙鹤。

    乾隆听完这个故事哈哈大笑起来,“真是胡说八道,朕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而且朕可不会经常和大臣们喝酒啊,这可是和朕的养生之道相违背。再者,就算朕的园子天上人间独一无二,世界上又哪来的神仙可言,简直是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