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乾隆拿着奏折的手把手中的奏折捏的死死的。而知道大事不好了的吴书来背部使劲贴着门像是要把自己镶进房门去,那样也好比在如此低气压的养心殿里面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皇帝的冷气给冻死的好。
这个折子是工部奏报,为了修理太庙里面的“庆成灯”,申请领银三百两,并二百串钱。区区几百两银子,对于费用浩繁的皇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并且,这些折子都是夹杂在工部上报的几十件大事之中。
本来那些大臣想着,皇帝已经被这些事折磨地心烦意乱了,自然不会管这么件小事的。但是万万没想到,乾隆却发现了。
每日阅读上万字的奏折,他却不疏忽一个字,因为知道这些久经官场的老狐狸是有多厉害。
看到这个数字,乾隆就觉得这笔钱用于“粘补”灯具,似乎是多了些。他也明白其中必有弊端,马上叫人来询问,为何要花费这么多钱?
工部勾结内务府,在皇家工程中滥支滥报,已经成了习惯了。多支个百两银子,工部估计自己都没有当回事。被叫上来的工部的官员认为乾隆日理万机,根本不了解这里面的事情,于是含糊其辞地说这是预支银,将来按实用金额再行报销的,余下的银两自会交回。
乾隆大发雷霆,茶杯立刻就摔在了官员的脚边,吓得工部的官员大气不敢出。
“朕自登基以来,已经三令五申,别想着如何期瞒于朕,今日看来,朕的话却没有让你们记在心上!万几待理,而甘受人欺!弊将百出!朕实在是没想到,你们现在已经欺骗得如此明目张胆了!”
工部的官员真的知道害怕了,他以为乾隆会就这么放过他了,毕竟不是什么大事啊,没想到乾隆大手一挥,“来人,给朕拉下去,立刻拔翎夺顶,押入大牢!”
“嗻0侍卫马上把瘫坐在地上的工部大臣拉了下去,无视他惊天动地的哭喊声。
“凡有工程,都是先估后领,并不交还,查遍工部的档案,历来也没有交还余钱的记录!该堂官竟以为朕为不谙世物,任意饰词蒙混,甚属乖谬!”难道朕这几十年的书都白看了吗!想了一下,“吴书来,拟旨!”
于是,乾隆下旨,整个工部衙门全堂都被降罪,尚书来保c赵殿c侍郎阿克顿c韩光基等或被降级,或被调用,就算是最轻的也受到罚俸的处理。
看着吴书来慌张离开养心殿去传旨的身影,一直站在殿外的纪晓岚叹了口气。
“自古人主患不明,惟皇上患明太过。自古人主患不断,惟皇上患断之太速。”
新皇帝一旦从前一代统治者手中接过权力,他立即会发现自己置身于变幻莫测的官僚政治的旋涡中。周围充满着欢呼和赞美,欺骗和谣言,摇尾作态的献媚乞恩,诚惶诚恐的畏惧战栗。这一切往往会使一个不够老练的统治者头晕眼花。
而皇上的智商c情商都是寻常帝王所难及。那些让其他统治者看起来头晕眼花的官场诡计,根本逃不过他的法眼,更何况他越来越心存警惕。几次交锋之后,皇帝的精明就给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渐渐歇了不该有的心思。
而这件事似乎还没有完,乾隆知道工部和内务府之间的勾结很是恼火,于是下令两面行动,一方面让和亲王带着自己的亲信明着进驻工部和内务府,着手调查他们的亏空记录,吓得半个朝廷都不敢动弹,另一方面让暗卫查着几个包衣大家族之间的贪污,等待证据明确,一网打尽。
和亲王雷厉风行,手段受到乾隆的影响也不留情面,虽然私底下那些官员都求着他,但是却丝毫不为之所动。
令妃听到消息,大骇,赶紧想方设法让魏清泰停下手上的一切,不要做任何反抗,皇上不会不顾情面杀了他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不要再继续火上浇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