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到养心殿的乾隆前思后想都觉得想不通,“去,去慈宁宫,把那丫头给叫过来。”

    吴书来当然知道皇上说的是谁了,带上两个小太监就去请人去了。现在,吴书来去慈宁宫的次数是越来越频繁了,太后一句话不说。

    “皇上?”不知道乾隆叫自己做什么,现在还不是学习的时间吧。看着吴公公的样子,她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呢,不过也是,对吴书来来说,乾隆的事那可都是大事。

    乾隆看着她,“小丫头,朕听说你还会说英吉利语?”

    “啊,那个啊,小七以前和一个英国先生学的。”

    “洋人?”乾隆挑眉,”小丫头胆子不小啊,居然敢和洋人说话。”大清的女子见到和中国人长的不一样的洋人,一般都是觉得害怕的,没想到小丫头倒是个胆子大的,还敢去和人家学英语。

    “嘿嘿,以前小不懂事嘛。”反正在现代,中国的外国人本来就很多啊。

    “恩”,乾隆提着笔,“练字吧。”

    可惜现在明显没有了学习的心思,“皇上在写诗吗?”反正乾隆爷一句话不对头就写诗。

    “嗯哼。”

    还真是一言不合就写诗啊。

    “皇上,如果可以,你希望后人怎么评论你呢?”

    “后人?”乾隆有些迷茫,“朕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朕的心,天下几人能懂?自古皇家的事就是秘密,传出去的,多少都是变了味的,朕却不想后人根据那些东西来评判朕。每每心血来潮,朕都会写上一两首诗,来说明朕的感受和心境。朕想到时候朕退位了,百年之后,让朕的继承人把朕的诗保存好,流传下去。这些都是朕真实的想法,怎么评判怎么说,那都是后人的事了。”他虽然每日诵经念佛,但是心里却比任何人都清楚,哪来的长生不老,哪来的轮回转世?也许,自己就只有这一世了,这一世,自己还能如何过呢。

    想到乾隆一辈子活了这么久,写了四万多首诗,却没有一首被人们流传的,并不觉得是因为乾隆文化程度低了,相反,他的文化程度就是那些考上功名的状元都比不上的。里面的典故,就是乾隆让大臣们回去翻书也找不到,乾隆叹气,只得一一说明白,这难道不能说明他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吗。四万多首,有谁都读过呢,现代的人往往就因为他的缺点已经否认他了,连着缺点带着偏见去读他的诗,然而读诗的,文化程度又有几人能达到要求呢?

    一个帝王,一辈子写了这么多诗的人,大部分都是信手而来,并没有多少抒发壮志情怀在里面。而里面最有名的,往往都是写自己亲人的诗歌。

    想到写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作者赵翼就见识过乾隆爷风一般的速度,上个厕所就能写出四首诗来。虽然听着觉得好笑,但是这样看来,一辈子四万多首并不是多大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从诗的技术上说,没问题,规规矩矩的,但是意境不高。却觉得,从古至今的很多大作,那些作者不都是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不幸才会写出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歌来的吗,一生平坦得毫无挫折的乾隆,自然不会理解这种心境的。

    听说那首“一片一片又一片”的故事。一年冬天,乾隆和沈德潜一大帮人去西湖赏雪,乾隆开口就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最后卡住了,沈德潜赶紧说道,“皇上的诗写的太好了,就让臣狗尾续貂——飞入梅花都不见。还珠格格里面也有这段场景,实在是不知道这件事是谁传出来的,因为这件事只是传说,在沈德潜和乾隆的集子里面都找不到。而很多人,却都在传着这个毫无根据的说法,难免有些以讹传讹。

    要说代笔,倒是愿意相信,这种事情不止乾隆,很多帝王都有吧。

    乾隆现在也算是个大龄文艺青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