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乾隆一脸新奇,”小丫头怎么会想到练字的?”

    “。。。。。。。”对于自己的字,真的无法启齿,”不不不,小七怎么敢劳烦皇上亲自指导呢,小七只是希望皇上能写一些字帖给小七临摹,不敢叨扰皇上。”

    然后又说到,“小七曾听闻,大学生梁诗正说过,皇上的字性契羲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神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来,凤翥鸾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织毫末莫遁其形。仰识天子好古勤求,嘉慧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清朝皇帝的书法还是都是可以的。

    康熙帝曾以擅摹董其昌的沈荃为师,受其影响,亦极力推崇董其昌的风格,并将董其昌的真迹搜访殆尽。因此,康熙之时“董体”风靡宇内。从康熙帝存世的墨迹来看,其书作多潇洒精美,布局自然,结字舒朗而不失严谨,明丽而不致轻佻。如果说字如其人的话,康熙帝的书法正可见其温润仁厚的一面。

    而在史书中多以严肃庄穆形象出现的雍正帝,其书法受乃父影响,但不限于法诸董体,而兼得晋唐各家之长,故由其字也可见其为人严谨端重的特点。

    至乾隆之时,随着清朝国力进一步强盛,海内外总体靖安,乾隆帝的威信与自信俱得大增。虽然兼能楷书c草书c行书等各种书体,但乾隆帝最为擅长的当属行书。就书法风格而言,其尤为私淑者乃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并以此带动了朝野上下“以赵代董”的趋势。而“赵体”中的妍媚c圆熟特性,也浸染到了乾隆帝的为政处事过程当中。

    从乾隆帝中后期传世之作分析,他的书法确实有赵字的秀媚之体c流润之笔和飘逸之韵,正如书法评论家马宗霍《岳楼笔谈》所说:其书圆润秀发,盖仿松雪。”但马宗霍只说对了一半,乾隆之书除有较多的赵书遗风外,还有董书秀润c率真的特色。综观他的书法,其楷书规正端丽,圆润丰满;其行书飘逸劲健,豪放流润,这种书风实际是融合董c赵之书的优点而进行的变革,最后形成了与宫廷环境相适应的端庄c富丽c圆润c典雅的特色。

    好像没记错的话,当时还听说乾隆的<白塔山记>居然买了一亿多。当时就想,天啊,一亿多,给我个零头也好啊。不过好像<白塔山记>是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写的,现在还早呢,不过可惜,少了一卷还没有找到。像乾隆这种,生前都是过着好日子,有钱的不得了,死了以后的作品也卖了很多钱还真是少见。

    本来是想着给乾隆要一些字到时候到慈宁宫去练习,反正一天也没什么事。

    乾隆点点头,”这也好,但是练字可是要持之以恒的,小丫头真的要练?”

    “那是自然的!”说话算话。就算不能成为大家,但是一定不能让自己的书法这么不能看。

    乾隆大手一挥,给她写了好几张字帖,并吩咐道,”算了,小丫头就在这儿练吧,练好了再给朕看看,这样事半功倍。”

    “好。”屁颠屁颠的拿着到旁边坐着,毕竟乾隆也算是个书法家了。不是大家也能够俯视,不对,甚至是鄙视她了。

    只是还没静下心来练字,就被桌上的盒子吸引去了注意力。

    “皇上,这是什么?”指着那个精美的盒子,感觉好吸引人的样子啊。不知道里面又是些什么好吃的呢。

    乾隆随意抬头望了望,“那是朕的集古函珍。”

    “”一脸懵逼的样子,这名字太文雅了我听不懂啊,只能听得出这并不是装吃的盒子就是了。然后又看向乾隆。

    乾隆无奈,“这是朕设计的用来装珍宝的盒子。”

    “哦”然后突然瞪大双眼,“这是皇上设计的?”还是用来装珍宝的?

    “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