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领导们说的没错,推理的确并非我的强项,甚至我于此道一窍不通,所以当一堆关于蜀涛的线索摆在我的面前时,我头晕了。于是我迅速地转移注意力,开始盯着眼前的交子,发呆。
发呆是种境界,我曾经在从福州开往成都的火车上望着窗外的风景及夜间的点点灯光,足足发了两天两夜的呆。当天下午在蜀涛茶社中,我望着手中的交子,一发呆就是一个多小时。最终,我百无聊赖地拿着交子冲着阳光,没想到,这一看还真看出了问题。这张交子的背面,有一行浅浅的痕迹。
那痕迹是一行字:石牛对石鼓。
这行字我并不陌生,因为在这五个字的后面,还有三句话:金银万万五,有人识的破,
买尽成都府。合起来就是那句成都人耳熟能详的: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有人识的破,买尽成都府。
这是一首流传了数百年的歌谣,这首歌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所灭。张献忠在撤离成都时,大量的金银财宝无法带走,只能埋银锦江,并安置石牛c石鼓作为记号,打算日后重返成都时再把它带走。谁知张献忠刚刚出城不久,就被清兵击毙,他的大宗金银因此成为一桩悬案。这句歌谣,似乎是要告诉人们,谁发现了石牛c石鼓的记号,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大西国的宝藏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在网上有一篇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张献忠沉银一事:
清夏燮《明通鉴?附编》载:顺治元年(1644)八月甲子,张献忠军攻占成都。十一月庚寅,张献忠建大西国,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设丞相c尚书c五军都督府等官。此下记述了张献忠屠杀恶行,接着说:“又用法移锦江,涸而辟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无为后人有也’。”
这里的文字全抄《明史?流贼传》,事件的时间是模糊的,只说明有埋银这么一回事。
沈荀蔚《蜀难纪略》所记较详,时在1646年,称张献忠将“所聚金银,以千余人运之江干,三月始毕。至是,测江水浅处,多支流以杀其势,一如决河法;水涸,于江底作大穴,投以金银;而杀运夫于上,后覆以土;仍决江流复故道。后续有所得,俱刳木成鞘,运至新津江口,载以千余艘,将为顺流计至巫峡投之。”
刘景佑《蜀龟鉴》综合各家传说,所述略同。其在1646年夏历五月后记:“锢金。献以财货妇女累兵心,令有妇女必杀;有金银必缴。藏一两者斩,十两剥皮。凡金银c器物c首饰沉井窖屋,发觉者连坐一营;告捕者赏以其家器物。前门外铺席满地,金银山集。盛木鞘数万(《蜀碧》)。测江水浅处,开支流如筑决河法,水涸,掘大穴,投以木鞘,杀运夫而实以土。乃决江流,复故道。续得金银亦盛鞘,至新津江口而覆。(《叙略》)”
又在1646年六月记:“明副将杨展大败献于江口。”“献率劲兵十余万,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将变姓名走楚作巨商。展遂于彭山江口纵火,焚其舟。展身先士卒,殪其前锋。风烈火猛,展登岸夹攻,枪铳c弩矢齐发。(献忠)士卒辎重丧失多,急走成都。展取所遗金宝益军
储,富强甲诸将。居民时于江日获木鞘金银。”
根据当时传闻编写的野史,张献忠埋银和沉银,实际上是前后两次。
所谓“锢金”式埋银,是指埋银于成都城中锦江。民间一直传有歌谣,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所谓江口沉银的事,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