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靖北王一副为儿女受尽苦累,不畏艰险的样子,徐师爷暗自皱了皱眉,啐了一口。
什么全了父女情意?虚情假意吧,若真那么在乎落霞郡主,为何不早早让零三进宫,把人替出来,说什么在他们跑的时候,在让零三相认,让落霞郡主借机混出宫来?先不说这样能不能混出宫来?就说落霞郡主混出来之后,一个人在京城里怎么生存?
连暗线都没留下一个,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做做样子。
徐师爷是涂清安排在靖北王身边的人,回想起以前,世子爷因军需不足差点被琉璃人生擒,而靖北王却把死京中人脉,不肯放手的事,徐师爷深深厌恶。
漠北不缺人口,不缺土地,不缺兵力,不缺马匹,甚至都不缺粮食,涂家缺的,就是铁器,但是也不知是犯了什么天灾,漠北一洲之地,甚至是邻近的槐洲,翼洲都无一丝矿脉。
金矿,银矿涂清不敢去想,哪怕有个铁矿都行,可是他们几乎了挖遍三洲,还是连个铁块都没找到。
没有金银矿,漠北勉强不在乎,涂世几辈积累,漠北还不算缺钱,但是,没有铁矿却真心要命。
没有铁矿,可不止是意味着百姓得高价买菜刀,锄头等物,那还意味着漠北军人手中没有兵器,身上没有盔甲。
漠北对外喧称有八十万大军,当然,那是虚报,要军晌用的,但是,没有八十万,二三十万总是有的,没有铁矿的漠北,要花多少银子才能把这二三十万的大军装备完全。
要知道,盐,铁这两种东西可是朝廷专卖,是禁止商人出售的。
当然,有利益就有买卖,朝廷不让买也有走,私的,可是,道上好汉要个百十把好刀,十来件盔甲就够了,漠北,二三十万的军需,谁能走,私的了。
想要铁器,漠北只能向朝廷上表,说白了,他们只能用军需的名义向朝廷高价买。
漠北国中国,他们不反,只是因为兵器少,打不了持久仗,万一跟大燕打起来,琉璃人从旁骚扰,他们被两面夹攻,不合算,而大燕呢,想撤藩,想断漠北铁器,但又怕琉璃人进边,漠北通敌判国,要知道,大燕军队虽然人多,却久不经战事,跟漠北军没得比,至于琉璃人,他们对漠北又惧又恨,即勾着漠北占大燕的便宜,又怕漠北闪他们一道,和大燕合伙直接灭了他们的国。
这是死循环,也是永远稳固的三角关系。
但是,一个涂清,一个庆元帝,这俩儿有野心,又不走寻常路的,先后打破了这样的关系。
涂清勾结琉璃,即保存了漠北的兵力,又以两方结盟来威逼庆元帝下旨,让漠北成为真正的国中国,而庆元帝呢,本就存着干一番大事业,力压先皇的打算
于是,先往漠北眼里扎钉子,后又当朝宣布撤藩,两个都是年轻人,火盛气旺,可不就较起劲儿来了吗?
现在这个局面,还在两可之间,漠北虽无视了琉璃人犯边,但到底还是出兵把敌人压在了槐洲境内,没在让其往内陆进攻,如果这个时候,庆元帝下旨,说句贺氏皇族永不撤藩,那涂清百分百屁颠屁颠的把琉璃人打回老家,从此成为庆元帝最坚实的拥护者,用尽全力保他成为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说话好使啊。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庆元帝坚持撤藩,涂清也绝不会客气,百分百造了他的反。
如果是略软弱的皇帝,哪怕是先帝,靖北王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逃离京城,他离开漠北两年,琉璃人一事又都是涂清掌管的,现在回去也抓不回权势,等着被架空而已,还不如留在京中为漠北周旋,虽然危险了点,但却是妥妥的首功。
先帝性子善忍,人也温和,说白了就是有点弱,靖北王和他君臣多年,对其了解甚深,他最少有八成把握,先帝会把这事忍下,先赶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