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人特伊涅科夫)正在开发一种火炮,就是后来的一b一25式1943年型野战炮。炮架取自42式1942年型45反坦克炮。
试验型样炮在172号工厂生产出来。从1943年6月18日到26日,样炮在格罗沃斯特试验场接收测试。试射了157次后,发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精度差,驻退机不可靠。测试被取消,样炮送回工厂改进。
1943年底,经过四次改进的样炮被送到前线经受了实战考验,这次测试顺利通过。1943年9月4日,设计通过审批,很快投入量产。
新型火炮装有1927年型76团属野战炮的炮尾闭锁,一个液压驻退机,一个具有4根弹簧的复位机。采用zik一1或者gaz一aa炮的炮轮。高低机是一体的。火炮不能通用其他火炮的弹药,它使用的炮弹弹药筒重0。89公斤。
一b一25具有份量轻,易操作的优点,但总的来看,它是一种不成功的火炮。它的初速太低,无法使用反坦克高爆弹,因此根本对付不了装甲目标。在二战后期一b一25退出了现役。
在1944年,172号工厂又在一b一25的基础上开发了bl一11式76。2团属野战炮。设计有楔形炮尾闭锁。制造了一门样炮供测试,但这个方案没有被批准,进一步的研制工作也被取消了。
参数
重量600公斤
倍径19。41
射界一8度+25度
后坐距离640一780毫米
射速10一12发/分
最大牵引行驶速度30一35公里/小时
炮手4人
“继往开来”—1071910/1930年型加农炮
十月革命后,苏联红军延用了很多沙俄时代的1071910年型加农炮,由于过于老旧,苏联军方计划对其进行改进。主要的改进目标是要让火炮射程增加到16一18公里(注:原文为1618公里,疑为笔误,也有可能是1618米)。
由两个设计局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
1)ntkgau设计局使用38倍径炮管,加装炮口制退器,重新开了炮膛,以适应发射新型的分装式远程炮弹。为了平衡炮管带来的份量,在炮架下固定了一块300公斤的配重。
2)一at设计局采用37。5倍径的炮管,也安装了炮口制退器。为了解决炮管造成的失衡,减轻了炮架的份量,但明显加大了炮尾闭锁。
两种样炮都进行了测试,发射初速700米/妙的炮弹,结果都很出色。最终的改进方案在这两种炮的基础上确立为:
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0倍径的炮管长度;
加装炮口制退器;
炮膛空间加长;
使用分装弹药;
采用新型远程炮弹;
炮架减小160毫米尺寸,在炮尾和炮架上加装配重。
总共有139门旧式的1071910年型加农炮进行了改造,此后被重新命名为“1071910/1930年型加农炮”,主要部件尺寸仍然保留着英制。同时还生产了430门新炮,全部改用公制,定名为“1071910/1930n”。此外,在1932年到1935年间,布尔什维克兵工厂和巴瑞凯荻兵工厂用全新的炮架和炮管,加上扩膛的旧炮膛,生产了一批1071910/1930年型加农炮。这样,到1941年7月1日,红军总计装备有863门1071910/1930年型和1071910/1930(n)型加农炮加农炮。
改造后新版的火炮拥有炮口制退器,活动炮阀,从原有火炮上改进而来的炮架。炮轮使用过钢制和木制的,尺寸都是直径1250毫米,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