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明初太祖年间刘姓已是江西的大姓之一,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刘,可要找刘府那一定是江西分宜县刘府,为什么呢?因为刘府是江西最大的世家,建文帝时一次考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都是江西人。而那三人却都是刘府出来的,另外还有忠谏直言的江南才子内阁大学士解缙,也与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明以来出过状元十余人,进士双位数,举人更是无数,是什么让刘府出现这么多的人才,那就是刘府中的刘氏族学。这刘氏族学可不只是有自己的本族子弟,还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

    刘言进入刘府穿过花园便到了一处僻静的小院,只见小院正中房门上方悬挂着“学海无涯”的匾额,进入书屋,屋里已经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正在温书。

    这些少年有大有小,大的比刘言还大一些,小的可能只有五六岁,背的书也不一样,有背《三字经》、《百家姓》的,也有背《论语》、《春秋》的,看到先生还没到,刘言凭着之前的记忆找好位置便坐下,这时杨昭进入书屋看到刘言眼神一亮,笑嘻嘻的走向刘言坐到刘言的旁边后说道:“身子可是大好了?”

    刘言点点头,打开书包,打算找本书出来装装样子……随手展开一本,里面写的什么他也不在意,只是反复念叨“书中自有黄金屋”以此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学习。

    没过多久,进来一位看起来大概有三十五六,眉毛浓黑而整齐,表情却又无比严肃的中年人,刘言看到这人进来便立马规规矩矩的坐在位置上,心里想到看来这人就是那个族学先生了,看来能给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人吓成这样,还真不是一般的严厉。

    罗侨明看到原本空着的座位不再闲置,对着坐在位置上的刘言点了点头,示意来了就好,便走到书案后面,找出一本书来。

    在这里要说一下刘氏族学的组成,刘氏是江西大族,五大家之一,其他分别是,杨、李、曾、郭共称江西五大家。

    这五大家为了帮助寒士学子,也算是一种政治投资,特意在自己的族学中允许寒士学子来此读书,杨昭的父母在京城做官,杨昭的姑姑杨云芷嫁到刘府后,杨昭时常来看她,杨云芷为了能照顾到杨昭,让杨昭到刘氏族学来进学。

    罗侨明弘治七年进士,官拜大理寺右评事,少年聪颖,为人刚直,且嫉恶如仇,弘治十三年回家丁忧,刘府当代家主凭着两人的交情在其丁忧期间委托罗侨明来刘府教书,推辞不过的罗侨明便成为了刘氏族学的首席先生。

    上午便在朗朗悦耳的读书声中度过,下午是先生大讲的时候,讲课内容固定在四书五经之内,罗先生端坐在书桌后,展开,只听先生语调舒缓道:今日讲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就是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看着前面坐在书案后的罗先生,刘言心里苦笑,想着自己看来确实很难静下心来好生读书啊,前面的先生讲的正兴致高昂,自己却在下面溜号。他也知道这样不好,若不好生用功这家里难道让一个小女子支撑不成?

    刘言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听着,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刘言没过多久便觉得原先那些浮躁和不舒服都统统消失不见,遂专心的看着手中的,听着先生所讲的内容,坐在刘言旁边的杨昭开始还心不在焉,也许是被认真听讲的刘言所感染,底下的小动作在下学之前再也不曾看到。

    傍晚,刘言回到家里,看到小之坐在门口等着自己回来,刘言的心里很是温暖,同时也坚定了他心中所想。

    前世的刘言不喜欢读书,来到大明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去读书,其中痛苦实在难以言述。可是自己的前程命运统统都在这枯燥乏味的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