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魏国公府的大公子徐辉祖,此时年方八岁,本名允恭,因犯皇孙朱允炆的讳而被当今圣上赐名辉祖。

    辉祖性格完全与妙清相反,人虽小却老成得很,平时不喜言语,偶尔发言竟然见解独到,让人不敢小觑。平日里甚少与其他同龄的公子胡闹,只是爱看书。

    辉祖虽然寡言,对妙心却非常尊敬,每日不去看看长姐就是奇事了。此刻他看到两个姐姐一身公子打扮已露出了然模样。

    “长姐,怎得又要出去?天气这样热,小心中暑!”

    妙心看着可爱的弟弟稚嫩的脸庞,那小小的嘴巴说出的话却像个老大人,不禁微微一笑。

    “长姐去玄武湖消一消暑,你要不要同行。”辉祖摇一摇头,转身走了出去。

    不想临到院门口却回头来,说道,“长姐,你这样的风姿才华绝不能轻负自己,嫁人也要挑那人品上佳的,哪怕爹娘有所安排,你也莫要委屈了自己。”

    说罢转身走没影儿了,留下两个姐姐风中摇曳。

    妙心未曾想到辉祖人虽小,却也懂得这么多,他知道魏国公家的小姐肯定是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高官显贵,甚至可能嫁入皇族,但那却未必是长姐本人的心意。

    妙心久久无言,心下却满是感动。

    待两姐妹来到玄武湖畔时,已是午后,阳光依然毒辣,湖边却凉风习习。

    夏日的玄武湖湖面上成片的荷花摇荡,众多的游船画舫往来穿梭,各色人等湖边嬉戏玩耍,更有那些游客泛舟湖上,吟诗作对,当真不负这如画美景。

    “长姐,我们也去船上坐坐吧,那湖心岛上定然凉爽。”妙清兴奋地抓着妙心。

    妙心轻斥一声,“这么没有书香门第贵公子的样子。”

    一句话提醒了妙清,她赶忙放下双手,看了一下周围,挺直腰杆摇着骨扇,“殷公子,你看我们也去那湖面上泛舟赏景如何?”

    二人商议,私下变装出来玩儿的时候妙心就改叫殷其风,而妙清则叫杨绥之,都是北平人士,携伴来都城游玩。

    妙心看着妙清故作正经的滑稽模样,微微一笑点点头。

    湖边都是各个家族的老爷公子们的马车轿子,小厮们都守在岸边,三三两两,倚着坐着,闲话着家常,时不时望向湖心看看自家的主子的船有没有回来。

    应天府河湖多,一般的大家族都会养几条船,以备主子们时不时来了兴致坐船出游避暑。

    魏国公府也是有的,只不过两姐妹是偷偷跑出来,而且女儿家除非大的节日也不让轻易出来抛头露面,因此他们并不能去坐自家的船。

    除了王公贵族自家的船,还有那些个装饰得豪华气派的画舫,那是青楼的待客场所,姐妹二人是断不能上去的,虽然妙心私心里总想去看看,却也苦于没有机会。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船,长三四米,上搭着凉棚,两边有护栏可让游客凭栏游赏。两姐妹走到岸边,给了其中一个船家钱后上了船。

    风吹荷荡,船行碧碎。

    相传玄武湖曾被发现湖底窜出黑龙,因此得名黑龙湖。黑又是玄的意思,后改名玄武。湖东侧是钟山,蓊郁青翠,山腰建了寺院,香客不断。这夏日中也飘飘渺渺的香火气萦绕殿外,远远看去有如瑶台仙境。

    妙心看着如画的美景,闭上了眼睛,尽情享受这清凉,却听旁边传来“啊”的喊叫,接着“扑通”一声,应是有人落水了。

    循声望去,是右侧画舫上一个女人不知怎么落下了水来。落水之人明显不识水性,只是一味扑腾着。

    画舫上好多涂脂抹米分的女人吓得慌乱喊叫,却不见有人跳下救人。那些个风流雅客此时只是看着热闹。

    妙心偏偏熟识水性,又有一副侠义心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