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已过,今日的朝臣早早已在殿外等候,独缺了丞相李斯远,除夕夜的一场大战大家已有耳闻,消息也早已自宫中传出,今日上朝,皇帝怕是就要有旨意宣布,大臣们成群,小声议论着即将发生的大事,一番景象,好不热闹。
南宫楚也在群臣之中,却没和任何人交头接耳,自己这一系的官员昨日就已得到消息,今日朝会如何反应相信都已大体有数,此时已无必要再去议论。
在太监一声传旨之后,朝堂的众位官员随即整理仪容,有序的在大殿中站了开来。高坐在前的天子今日一反常态,不等群臣奏表,主动开口道:“相信众卿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丞相今日为何没能前来朝会,现在朕就解答你们的疑惑。”再一侧身,对身旁太监说道:“宣旨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李斯远挟权自重,目无君上,现已查实李斯远意图谋反,着三日后于龙口刑场处以车裂极刑,念李斯远昔日于国有功,罪只及其一人,李家其他人等不咎其罪,钦此!”
宣旨太监话音刚落,南宫楚立刻出列,大声道:“李斯远身为国相,却意图谋反,罪该万死,今日只罪其一人,吾皇仁德,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南宫一派官员也纷纷出列附和,大赞皇帝仁德。南宫楚着实有些手段,丞相谋反如此大事,偌大的朝堂居然无半点反对之音。
六部其他尚书中,户c工c刑早在去年就换成了皇帝的心腹,礼部尚书已年过七旬,只是挂个虚职,只剩兵部尚书范成仁还独立在朝堂之上。眼看此事就要成定局,范成仁出言问道:“敢问陛下,丞相谋反可有证据?恕老臣直言,仅凭一句挟权自重,怕是难以服众!”
范成仁出列后,原本已被权虎压下的武将一列居然也上前一人道:“谋逆之罪,岂有只罪一人者,丞相谋反,同党何在?陛下如此荒唐的旨意,必定难堵天下悠悠众口!”此人正是大将军曹燕青。
此二人身居高位却并非李斯远提拔任用,此番出列只因大义之所在,在此二人带领下,陆续又有数名官员出言反对,由此可见,大衍朝堂,虽然不多,但还是有铮铮铁骨在的。
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并未因这几人的反对而坏了心情,大笑道:“同党?这不就出来了?你们出言为李斯远作保之人就是同党,要证据?不怕告诉你,李丞相在皇城司已经供认不讳,朕已有他的画押文书在,随后也要昭告天下,你们这些人既然这么心急,那就陪李丞相一起去吧”
寥寥数言,已经定了台下生死,更为意外的是,连同兵部尚书和大将军所在的官职,皇帝也已备好人选,看来今天这些出列之人,早就在皇帝的算计之中了。至此在朝堂之上再也无人敢出言反对,大衍国相李斯远的谋逆之罪,已经坐实了。
朝会散去,皇宫的圣旨终于昭告天下,丞相李斯远意图谋反,处车裂之刑,当南宫楚带着圣旨传到李府时,李柔儿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李清晏颓然道:“皇帝当真是修罗手段,连个全尸都不给,父亲啊父亲,你呕心沥血,谋国至公,可到头呢?我只能告诉您,您一直信奉的那些道理,必定是错的!”
南宫楚传完旨意后却并未离去,而是对着李清晏道:“李公子,陛下仁心,明日准你去刑场观刑,替李丞相收尸,你是去也不去?”
李清晏这颗七窍玲珑心一听便知其中凶险,但身为人子,替父收尸他不得不做,冷笑道:“当然要去,南宫大人的功劳簿上怕是又要加上一笔了吧。”
南宫楚哈哈大笑转身离去:“李公子当真是个妙人,只是可惜啊可惜哈哈哈哈哈!”
丞相谋逆一案,由抓捕到审理再到结案,整个过程快到令人瞠目,皇城司不愧是办理大案的能手,既然有了丞相亲笔画押的证据,整个案子自然是办的滴水不漏,结案文书甫一昭告天下,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