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前院经宗师武圣一战过后,已是满目疮痍,从未停过的狂风吹起满地灰尘,就这么飘荡在空中。李斯远往皇宫去后,李清晏就躺在这片废墟之中,面对着无尽的夜色。
父亲谋国至公,只问国政,不思人心。以超凡的实力和坚定的心智屹立在朝堂之上,这么多年倾轧都未曾倒下,在朝在野,可谓之神圣,威信极高。今夜朝廷突然发难,全然不顾之后可能发生的风雨。想必此次对父亲下手,多方势力早已筹谋多时,后续控制朝野自然也会有相应的手段。
从父亲今夜跟自己的谈话来看,为了大衍朝的根基,百姓的福祉,这次去了皇宫,已经心存死志了。想到此处,李清晏心中生起了一丝不忿,父亲这一生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自己和妹妹生下来就没了娘亲,也不见父亲对兄妹俩有过多亲近,自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忙于国事,这个家基本就没放在心上。
李清晏自幼博览百家经典,虽说学识惊人,但也形成了一个毛病,在他心中,哪家学说都有错漏,世间就没有可信的至理之言。自然不信《国理》,不崇礼法,既然无信仰可依,李清晏索性不论是非善恶,所言所行皆遵本心。国家之义,百姓疾苦在他眼里自是远远比不上家人重要。
父亲此去,肯定要被冠以谋逆之罪,待之后消息公布天下,朝野必然大乱,自己现在要想的就是如何在这乱局之中保全自己和妹妹,还有这李家的一众奴仆。从皇帝登基以后的作为来看,不仅心思奸诡,手段也甚是狠辣,为了斩草除根,妹妹倒是还有可能留个活口软禁,但自己断无生还的可能。
想到此处却是懊恼起来,以前总认为武艺是无益之学,真要到了战场之上,个人勇武再是绝顶,也不可能以一敌万,所以自己要学的应该是万人敌的兵法韬略,况且自己是相府公子,父亲又是武学宗师,根本也用不着学武防身。直到今夜被父亲的绝世之功所憾,未曾想到武学一途竟能到如此地步,父亲还是神通境巅峰,要真到了传说中的无极境界,一人敌万人真不在话下了。若自己能早日习武,哪怕不能像父亲一般,但只要达到李风的昊天境,也足可自保了。
戌时皱起的狂风到此刻渐渐弱了下来,但夜空里的云却越积越多,漆黑的夜色愈发浓郁,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雷声随后而至。李清晏的耳后却响起了一个悦耳的声音:“哥哥,要下雨了,你还是到屋子里去吧!”
原来是丞相府的小姐,李清晏的胞妹一一一李柔来了前院。李清晏站起身来,随手拍了拍了衣服,说道:“柔儿,你出来做什么,我不是让你无论如何都不要出卧房的吗?”李柔看着兄长,双眼却慢慢起了水雾,带着哭腔问道:“哥哥,父亲是不是回不来了?”
李清晏和李柔自幼一起长大,母亲早逝,父亲又忙于政务,最是疼爱自己的这个亲妹妹,见李柔掉了眼泪,急忙走到妹妹身旁,出言说道:“柔儿,哥哥也不骗你,父亲此去十死无生,我们李家怕是要垮了,此次不但父亲要遭遇劫难,你我兄妹也是凶多吉少,但哥哥可以保证,只要哥哥还有一口气在,肯定要保你平安无事!”李柔听完哥哥的话,更是伤心欲绝,趴在李清晏的肩头,放声痛哭了起来
南宫楚感觉自己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直到现在也不敢相信,在自已以为已经要身死的瞬间,丞相李斯远居然收了神功,非但没杀了他,反倒是依旨意跟他回皇宫复命。狐疑心道:“难道李斯远故意随我等进宫,实则意图弑君?”
随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李斯远若想弑君实在无任何意义,皇宫大内甲士过万,即便真的弑君成功,以宗师修为也难全身而退,何况弑君之举非但更要背负千古骂名,届时国家动乱,更是给了旧阀举兵的机会,李斯远自然不会如此行事。
既然想不明白索性不去再想,总之现在自己带回了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