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俞三十七年四月,苑驻扎在南塘的大将侯天青同太子发起一场长达三个月的政变。(平南文学网)太子手中三十万禁军以雷霆之势压制皇宫,迫当时的帝皇历下遗诏。
帝皇早知太子野心,奈何他行事滴水不漏,任他布下多少探子也查不出太子的背后隐藏的势力。
未想到,这势力竟是三代为景俞忠臣的侯氏一族。
帝皇压着嗓子,眉心紧皱,身旁的奕妃轻柔地为他抚背即使知道国将乱,她的脸上依旧平和如初。
太子愈是想扑捉奕妃慌张的姿态,奕妃的神情则越加冷静。这一切令太子感到愤懑,凭什么,一个小小的奕妃就能得到父皇的喜爱,至他于母后不顾?凭什么父皇的眼里只有奕妃和那个小杂种,无论他多么努力,父皇都视而不见?
单手扣住奕妃的喉咙,奕妃被高举的半空之中。如雪的肌肤渗出一点血丝,然而她却毫不挣扎。好似太子掐着的人根本不是她一样。
太子忽然笑了,对着帝皇笑了。
他的脸扭成一团,瞧不出他往日的谦和俊朗。手一挥,奕妃被他甩出一丈外。帝皇见此,恼怒地想要扒了他的皮,可这被下了毒的身体还未爬到床前就动弹不得了。
“怎么,你在生气吗?”太子信步走到帝皇的面前,捋顺帝皇凌乱的头发;“原来,你还会在乎本宫怎么做啊?”太子随手拿了个花瓶,仔细观摩,随后抛之身后,碎了一地。
太子惊讶地望着那些碎片,眼里止不住的心疼:“这可是奕妃娘娘最喜欢的花瓶,本宫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呢?”
奕妃倒在碎片中,任血水浸湿衣裳。眸中无光,片点色彩也没有。
景俞三十七年八月,帝皇驾崩,奕妃殉葬。
景俞三十七年九月,太子登基,改国号为伯夷。先皇后移驾西北楚平的念域庵,自此出家,再无出世。大将军侯天青加封成国公,赐其爱女为棠溪郡主。
伯夷二年,新帝宠妃诞下龙子,封号御寒。
伯夷五年:
成国公府内,一位约莫三岁的女孩和一位五岁的女孩正在亭中写字。只见那五岁的女孩梳着简单的发式,鬓间缀着几颗珍珠。身着一袭粉色的绣裙,一朵海棠开在她的胸口。右手执笔,左手挽袖,素手一挥,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三岁的女孩梳着反绾式,头戴金镶玉步摇,一抹翠青色的纱裙,谈笑间,如墨莲盛开。她笑着站在姐姐的身后,稚嫩的脸上有些得意和骄傲。这要问为什么,整个成国公府都知道,他们的二小姐最喜欢的人大小姐。而大小姐在一岁时便被封为棠溪郡主,三岁成诗,五岁写书,一手书法更是连皇上都赞不绝口。
二小姐觉得,有这样的姐姐,甚是自豪。
侯佑怜睁大着眼睛望着自己最敬爱的姐姐,扯着她的衣袖:“姐姐,三洲王来了。”
侯昌夷的手微微一顿,完美的宣纸上多了一点墨迹,柳眉微蹙,随即在纸上缀了几许梅花。
“姐姐真厉害。”侯佑怜拿起宣纸,仔细瞧了瞧刚才被墨水沾了的地方,如今被梅花遮掩,好似从未出现差错一般。
可是姐姐的脸上为什么还是没有笑容呢?
不远处,三洲王早已看见了亭中的二人。脚步一提,便落在两人面前。侯佑怜欢呼雀跃地迎上去,伸手欲去拉三洲王的手,三洲王愣是直接无视侯佑怜,径直走向侯昌夷。执起刚才的宣纸,勾唇一笑:“这梅花煞是好看。”
侯昌夷瞪了三洲王一眼,心里有些气。
贺楼轩夏明知那梅花是为何而画,却不表明,暗里讽刺。
贺楼轩夏见侯昌夷目中无光,眼神飘忽,便知她许是生气了。连忙凑到她的前面,讨好般地拿出一支玉镂钗给她戴上:“小昌夷就是太素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