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泽源扬起小脸,乐呵呵的笑着。

    “没事,等志海长大了,上学了,就会学习了,咱家志海这么聪明,上了学啊,学习一定也很厉害,比打架还厉害!”奶奶摸着小泽源的小脑袋满怀希望的说道,农村有句俗话说,庄稼都是别人的高,孩子都是自己好,在所有的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

    “哦,奶奶,我长大了就能上学了,就厉害了,那,那,奶奶,妈妈,我现在就去上学不行吗,我想快点上大学,上博士,我想变得好厉害,好厉害的。”小泽源表情坚定的说道,证明自己要成为好厉害的人的决心。

    “呵呵呵,好儿子,你啊,现在还小,人家学校里啊,现在不要这么小的小孩,等你长大了就能去上学了。”王秀芝说道。

    “哦,学校里不要我这么小的小孩啊,那,那,妈妈c奶奶,那我要长多大,学校里才要我啊!”小泽源依然不停的问着。

    “长多大啊,志海今年四岁了,等到志海啊,长到8岁了,就能去上学了,学校里就要咱家志海了。”奶奶说道,农村人对孩子的年龄计算,出生的第一年即为一岁,每年递增一岁,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岁计算方法,龙泽源现在出生还不满三周年,按照周岁计算还不到三岁,但是按照虚岁计算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就已经是四岁了。

    其实有时候笔者也经常会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以前的时候,我们老祖宗会发明虚岁这种计算年龄的算法,而现在都是按照生日来计算,满一周年才能算一岁。后来经过笔者的不懈的思考,终于想明白了。笔者想,我们的老祖宗之所以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算一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孩子要想出生,那必须是要经过母亲辛辛苦苦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才能来到这世间的,而孩子在母亲肚里成长的那是十个月,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时间段,十个月和一年也差不了多长时间,算一岁的话也是说得过去的,也许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么算的,不过谁知道呢,笔者就是一个农民,又不是研究我大中华民俗的历史学家。

    “哦,8岁啊,那妈妈,奶奶说我8岁就能去上学了,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到八岁啊!”小泽源忽闪着大眼睛继续问道。

    “你啊,再过4年就长到8岁了。”王秀芝说道。

    “哦,我知道了,再过上4回年,我就八岁啊!哈哈哈哈,妈妈,奶奶,我最喜欢过年了,过年的时候,爸爸点鞭炮,呯呯啪啪多好玩啊,哈哈哈!”小泽源乐呵呵的说道。你还别说,过年不光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还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过年的。

    “对对对,志海啊,说的对,再过上4回年,咱们志海就能上学了。”奶奶慈爱的看着孙子说道。

    “哦哦,太好了,快点过年吧,过年爸爸就回来了,我想快点长大,快点去上学,我看红红姐姐c还有明明哥哥他们都背着书包上学,我也想要个书包。”小泽源啃着甜瓜,诉说着自己对于对爸爸的思念,对学校的向往。

    “哦,是吗,志海想爸爸了,想要个书包啊,那好,妈妈跟爸爸说,等志海过生日的时候,就给志海买个书包好不好啊?”王秀芝给儿子许着愿,现在家庭条件过得挺好,给孩子买个书包又花不了多少钱,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好好好,嘻嘻嘻,奶奶,奶奶,妈妈说让爸爸给我买书包。爸爸说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爸爸要回来了,太好了,太好了,噢噢噢,嘻嘻嘻。”出于对爸爸的思念,一想到爸爸要回来了,小泽源就乐不可支的又蹦又跳。

    “哎哎哎,我的乖孙子啊,你慢点,慢点,别摔着。诶,秀芝啊,逸晨说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奶奶一边伸手扶住孙子,一边问道,虽然龙逸晨现在在外做生意,能挣不少钱,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在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