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戍己将军冯习乃皇家外戚,出身显贵,天子刘协年幼践祚后,被郭丰推荐提升为受降城军政一把手。

    冯习虽饱读兵书,却少经战事,刚刚大帐内始终一副胸有成竹,风轻云淡的沉稳做派完全是装给下属们看的,免得胡人那边没怎样,自己这边先自乱阵脚,吓得半死了。

    拓跋晃身为鲜卑王上,对外宣称亲领大军出征,实则军事指挥权都分散在四大酋帅之手,战事会议诸多内容都是经过四人商讨完毕,统一意见后,才禀明拓跋晃决议,一般情况,十分享受当甩手掌柜的拓跋晃都不会有任何异议,统统同意。

    拓跋晃绝非事必躬亲的勤劳执政者,对于鲜卑部落的各项政务不甚上心,反正游牧民族生活简单,漂泊四处,也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可以处理,无外乎是谁家丢了羊,谁家母牛产仔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至于鲜卑族军务,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人都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虽然大多数时间脑袋不怎么灵光,好在足够忠心听话,令拓跋晃失望之余还存有一丝侥幸。

    至于其它两位大酋帅,大胖子吕范虽不是土生土长的拓拔部落人,却自小在部落中长大,且已娶妻生子,完完全全成为拓跋部落的马前卒,拓跋王权的最忠诚拥护者,他手中数万兵马都是拓跋族人,他欲谋反,也得问问手下之人答不答应。

    最后一人,宇文部落的宇文海,一位历经沧桑,见过大风大浪的老家伙,岁数比拓跋晃还要大上许多,虽然老而弥坚,看上去精神矍铄,也难以掩盖时日不多的风烛残年。

    反而是宇文海的三个儿子知书学理,见识过人,乃拓跋晃心腹大患,常常为此烦恼嫉妒,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把人家儿子绑过来跟自己的傻儿子调换吧,儿子既然比不过人家,拓跋晃就要想尽办法将威胁拓跋部落王权的危险人物剪除掉,因而看似鲜卑部落众志成城,内部矛盾也是此起彼伏。

    鲜卑内部情况,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拓跋部落做为王族,号令塞北南北两部草原几百万鲜卑人,其中拓拔部落、宇文部落、慕容部落、柔然部落、伏奇部落,此五个部落人口数量最多,在塞北茫茫草原,人多就代表拳头硬,所以鲜卑族最有战力的便是这五个部落,实力常常伴随着野心,实力越大就野心越大,所以拓跋部落的王者地位一直不甚巩固,经常受到其它几个大部落的暗中威胁。

    尤其是羯人独立之后,拓拔部落的王权威望跌落谷底,不甚牢固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要不是塞北草原唯一信仰的拜火教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着拓跋部落,此刻鲜卑族内称王的不一定是哪个部落,哪个姓氏。

    老迈的拓跋晃至今还能勉强保住王位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拜火教的大力支持,其二就是鲜卑的拓跋铁血军。

    拓跋铁血军是拓跋晃手中最精锐的武装力量,八万重骑兵全部来自于拓跋部落,忠心耿耿,能征善战,乃王牌中王牌,也是拓跋晃至今唯一不肯交出指挥权的部队。

    如此内部不稳定的鲜卑族突然间调集了数十万大军南侵晋国,朝廷和受降城不是没有想到,毕竟郭丰一死,塞北胡人没有心腹之患,南下入侵是早晚之事,可军队人数如此众多,却是出乎众人意料的。

    冯习不惜损兵折将也要探得敌军虚实,便是存着一丝侥幸心理,万一拓荒老贼是虚张声势呢,根本就没有什么五十万人,充其量只有五万,或者十万,那固若金汤的受降城就能吃下他们,届时莫大功勋在手,自己还不平步青云,返回许都,荣升三公啊!

    鲜卑族内部错综复杂的对立情况,做为受降城戍己将军的冯习岂可不止,因而鲜卑人来了不可怕,其内部矛盾重重,各部落军队铁定出工不出力,危险不大,反而是有“草原之虎”称誉的石虎更令冯习无比忌惮。

    非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