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说人情,单说本分,本来就是保护着同知枢密院事巡视边州,自然一切的事情都要以保护同知枢密院事为主,而若是同知枢密院事出了事情,那一应大小人等基本上是逃不了死罪的,毕竟大宋对待武将可没有对待文官那么宽容。     高俅的想法,就是将一切都做的真实一些,到时候他带领大部分的兵马离开连谷,将西夏人的视线全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借着遇到西夏人的机会,且战且退,一直‘逃向’麟州城,记下来麟州城数日血战,连古城看准时机开闸放水,到时候天威之下,管他是‘西夏’还是‘东夏’的,反正全都要被那滔滔的河水给冲走。     不管刘铭是怎么想的,反正高俅已经计划好了一切,而且这一次苏符他也不会带走了,毕竟开闸放水没有难度,可是把握时机却是有难度的,没有个可靠的人留守,高俅还真不放心。当然除了交付给苏符重要责任之外,高俅不希望苏符跟着自己去冒险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毕竟直到目前为止苏符都是他们这一代之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个了。     苏家这一辈不是说没有其他人了,只不过其他的人却是都没有办法跟苏符相比。苏迈有两个儿子,苏箪就不用多说了,老实、规矩有余,但是却缺少变通,在官场之上自然是混不开的,而就算是做学问,也只能是规规矩矩的那种人,想要名扬天下,实在是难为他了。     苏迨直到目前为止都是处于膝下无子的状态,自然也是不用多说了。而苏过虽然有了儿子,可是直到今天为止,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三岁,而中国自古以来虽然就有着‘三岁看老’的古话,但若是真的想凭借着一个孩童三岁的模样就看清他三十岁的处境,那也是异想天开。     不管如何,高俅必须要保证苏符的安全,因为说不准苏家接下来数十年的周全,就要靠苏符一个人去承担起来了。虽然高俅并不愿意承认自己跟苏轼之间有着什么非比寻常的感情,可是事实如此,多年的相处,哪怕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只要他还是个人,那么就一定会有所触动。     高俅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他是注定不会在朝堂之上多加逗留的,哪怕他回不去自己的那个年代,可也绝对不愿意在朝堂之上当一个仰人鼻息的臣子。     必须要考虑的是,高俅现在还在朝堂之上,并且手握重权,同时这些年来虽然高俅一直都在眉州为苏轼守制,可是所有的人心里面都明白,以高俅的年纪,又不是遇到了什么造反谋国的事情,肯定还有复起的机会。顾忌到高俅的存在,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对苏家再有过什么不当的举动,当然蔡京等一小部分人是除外的。     不过也多亏了蔡京,让所有人都知道了高俅跟苏轼一家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而这些年虽然说‘元祐党人碑’的事情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可是大家心里面其实都有着看蔡京热闹的心思。对于苏家那边,即使没有主动示好,也是没有做那种落井下石的事情。     高俅也十分对得起那些人,在回京之后,第一件做的大事就是毁掉了‘元祐党人碑’,同时狠狠的整治了蔡京一把,这让那些看戏的人在过足了眼瘾的同时,也为自己之前的明智选择感到了十分的庆幸。     即使高俅日后辞官归乡,可是只要高俅一天还活着,朝中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对苏家的人进行‘’,可是高俅对于自己能活多少年也实在是没有太大的信心,抛开这个年代医疗水平落后导致的人均寿命不高,高俅自己的身体也根本就不怎么样,若是在原先的那个年代说不准还能好好治病,多活个几十年的,可是现在高俅根本就不敢想那么多。     况且就算是高俅能一直活到七老八十的等待苏家后面的几代成长起来,可是时间是最无情的,那么多年过去以后,朝中的官员还会不会在乎高俅就很难说了,所以苏符是必须成长起来的,而成长起来的前提,是他必须先活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