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寻常一颗黄瓜苗一季能摘二三十根,这三百颗黄瓜能收获五六千斤。

    一般的黄瓜种的好亩产能达到四五万斤,一亩能种上四千多颗,每颗能产十斤左右。但李逍估计他这黄瓜有灵土灵泉的效果,每颗能产二三十斤,亩产能破万斤。

    当然,这里空间有限,全种上也才十来平大小。

    又摘了几根黄瓜,李逍心里默念一声出去,便又重新出现在了松林里。

    捧着几根新鲜的小黄瓜,外面的冷气扑面而来,让刚还处于极为舒适空间里的李逍不由的打了个冷战。

    还是空间里舒服啊。

    迎着风,李逍往山坡下的庄子走去。

    寒风呼啸,山野萧瑟。

    小庄子依然是那么的简陋,赵大夫已经张罗着安排郭彪等十几人到各家住下。虽然这小庄子只几户人家,都只有几座简易茅草屋,但大家对于回来的少庄主李逍还是极热情的,对他带回来的人也很客气。

    每座茅草屋里安排上几个,只要大家不嫌弃,那就一个屋里挤挤。

    房屋虽破,好在这里就是在大山脚下,柴薪倒是不缺的。庄户们舍不得烧炭,但柴却可以烧的很旺。

    一些树桩子之类也卖不了钱的杂木,架在屋里火塘上,通红的火炭倒也带来几分温暖。

    走近庄口,赵婉却已经站在那里等了。

    她衣服单薄,口鼻冻的通红。

    见到李逍回来,却露出高兴的面容。

    “你去哪了?”

    她似乎担心着丈夫又一去不返,怕刚才的一切只是个梦。

    李逍拿起一根黄瓜给她,“给你看样好东西。”

    “黄瓜?”

    赵婉惊讶的接过丈夫递过来的黄瓜,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根黄瓜很长,尤其是非常新鲜,入手沉重,却还顶花带刺,一根得有一斤左右。

    “这哪来的啊?”

    哪来的,这倒是一个问题。

    李逍想了想,道,“这是我们回来路上从一个商人那里买来的,我看这季节还有这么好的黄瓜,便想着买些回来,转手卖掉肯定也能赚钱。”

    赵婉倒也不是没见识的,看着手里的黄瓜,点了点头。

    “我听说长安城里不是贵族之家里都有温室,冬天里种果蔬绿菜,想不到东边也有啊。不过就这几根黄瓜,怕是也卖不了多少钱。”

    李逍笑笑。

    “不止这几根,我买了有上千斤呢,这几根是我拿来给你们偿偿鲜的。走,我一会给你们做个拍黄瓜吃。”

    拍黄瓜还是没有做成。

    因为婉娘的厨房非常简陋,一个陶罐当锅,几只木头的碗,几双竹筷,然后就没有其它什么了。

    更别说调味料这些,连油都没,只有一个小盐罐,里面有大约一二两左右的盐巴,不是白白的盐,而是那种又粗又黑的盐粒,李逍甚至怀疑那究竟是不是盐。

    没有酱油没有醋,更别说其它调味料。

    拍黄瓜做为一道家常凉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而且做起来也方便。

    李逍以前就时常做个拍黄瓜,做起来简单方便,却又美味可口,还有开胃去火的功效。

    一根黄瓜,一点香菜一点料酒,加点陈醋、酱油,弄点蒜米和辣椒,再放点麻油,材料简单,做法也不难,把黄瓜拍碎,再切块,然后就是加各种调味料凉拌就好了。

    可婉娘这里啥都没有,黄瓜虽然有了,但光有黄瓜也做不成拍黄瓜啊。起码得有醋啊!

    醋都没,这拍黄瓜真做不了。

    最后李逍干脆把黄瓜简单的切片,就当是个黄瓜果盘。

    “大家偿偿,这可是冬天里的小黄瓜,非常难得。”

    赵大夫夹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