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预言家和思想家、以及一份难忘的初恋。
不过,伊莉安娜现在不会去回忆这些、起码今晚不会,因为她只在恰当的时候站在恰当的位置上做恰当的事。另一位对她具有特别意义的老师——既可能是她父亲也可能是她兄长的条顿皇帝亚历山大、曾每隔三个月将她和卡尔玛从军校私下召入宫中教授包括这一点在内的成功论和统治学。以“第四皇子的未来侍女骑士”身份伴读的伊莉安娜从这个大独裁者身上获益良多。
身为帝国骑士的母亲为伊莉安娜打下了良好根基,皇家军校培养了她的军事才能和“铁和血”的实力贵族主义,以“沙休”为笔名书写诗篇的老师的民主自由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她,而她却又向皇帝亚历山大学习了帝王学和中央集权专制论。
因此,伊莉安娜的世界观基本构造就是铁血实力主义加“以专制捍卫自由”的思想。血统论和天命论自然与她无缘,至于被许多人推崇的“英雄苦难成长论”在她看来也同样荒谬。亚历山大在教导他们的时候就嘲讽过这种论调:
“总有些读史书读得中dú的人认为——英雄必须经历无法想象的艰难才能成长。非得以弱击强或者屡败屡战、非得被围多年不得援或者全军溃败仅剩一人,然后再以绝佳毅力坚持下来或抓住了一瞬而逝的转机获得成功。刻意经历至少三次以上的苦难去追求所谓历史的凝重感,来证明成功者是没有侥幸的。”
卡尔玛有疑惑但不敢问,也感到不解的伊莉安娜便进一步请教亚历山大。条顿皇帝把桌上一些历史学家歌颂“苦难创造伟大英雄”的文章丢进了火炉,大笑道:
“按照这种论调,英雄想要成功、就非得没事找事地去寻找至少三次以上令人绝望的困境磨练磨练才赢得有天理。成功者的确不能单凭运气,但天生就拥有相对优势、过得顺风顺水的人就没资格赢、不该赢、赢了也没天理吗?逆境可以创造英雄,顺境就只能埋没英雄?是真英雄,无论在顺境或逆境都能尽显英雄本色。以弱击强、屡败屡战、被围多年不得援、全军溃败仅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