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却反而没人在意伊莉安娜这个他们本来要整治的对象——他们只是打算把这个小小的准尉参谋当作出气的替罪羊。想想看,一个娇滴滴的十六岁少女哪有本事一剑一个地取人首级?肯定是在亚历山大的暗示、海因里希的默认、多兹鲁的命令下,由卡尔玛或者什么其他人下的手。不jiāo出这个可能连“从犯”都算不上的小丫头,不外乎顾及颜面或者怕泄漏什么内情而已。

    所以,伊莉安娜的名字、当时并没在这些元老院的大人们的脑海中保留太长时期。

    伊莉安娜在那天站出来替卡尔玛执行军法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一个集体、一个组织、甚至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要站好自己的位置。有的人做事说话要直接了当,有的人则应该隐晦保留,有人扮了“红脸”,有人就得相应地扮“白脸”。在不该站出来的时候站出来、或者在该站出来的时候不站出来,都是不清楚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的人,这种人往往最容易被孤立甚至淘汰掉。

    伊莉安娜非常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该站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不该站出来、什么时候却应该第一个站出来。她为人处世一向保持低姿态,藏敛锋芒。但藏敛锋芒并不是让锋芒在剑鞘里生锈,而是为了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尽显锋芒。

    屈有时就是为了伸,藏有时就是为了露,退有时就是为了进,低姿态有时就是为了能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平息哗变的事,本来就超出了她和卡尔玛的权限,但既然去了、就必须负责到底。而对于非常事态、只能用非常手段解决。

    就连卡尔玛这样的大少爷王子、都看出在哗变士兵中有人在刻意激化事态,但在当时的情形下只能先记在心中。士兵们提出非分要求也是悲愤情急下的一时之气,关键是要先解消他们的怨气、那么弗朗格等人就是最佳的生赘——更何况这几人也罪有应得。

    光是当场定罪只是空话,没有实际行动还是无法镇住哗变士兵。既然非得放血,那么就得由最合适的人出手。

    卡尔玛不适合。xìng情温和的他没这个魄力,就是有也不能让他出手。如果由他砍下弗朗格的脑袋、等于是以皇帝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元老院为首的保守派彻底撕破脸皮。亚历山大毕竟刚登基不久,这种形势一旦发生、此国必乱。

    王海峰和松永真次也不适合。“王虎”和“苍狼”都是多兹鲁的爱将、皆有万夫不挡之勇,但因暴行导致这次哗变的弗朗格等人正是嫉恨此二人而把一肚子新仇旧恨发泄到士兵身上。和弗朗格等人有宿怨的这二人出手,会被疑为公报私仇。

    多兹鲁倒是蛮适合处理此事,但可惜其当时并不在场、等到其赶来恐怕黄瓜菜都凉了。

    如此,伊莉安娜就成了责无旁贷的人选。她通过行动也证明了她有这个能力。

    但此事还远远没完,那些混进“维京”师里伺机活动的人有多少?都担任什么职务?主要目的是什么?还有外应吗?背后是否有系统的组织在筹划?

    对此,伊莉安娜的建议非常简单——放长线钓大鱼。

    这句话说说很容易,但一不小心就会“断线”、或者自己反被鱼给“钓”了。多兹鲁将此事全权jiāo由卡尔玛和伊莉安娜负责,人手及一切所需由其提供。

    伊莉安娜花了一天知道了“维京”师二团里的所有新兵来历、二天找到可疑对象、观察数日后摸清了对方向外的联系方式、接着顺藤摸瓜地找到了“大鱼”的临时根据地、在摸清附近的地理情况后布置了详尽的作战计划。

    所以,那天斯巴达克思才会输得那么彻底、连自己也当了俘虏。而此恐怖组织、“为了清净公正的世界”在此地的分部也被彻底铲平。

    事后,卡尔玛因此功晋升为上尉、获一级条顿铁十字勋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