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才。智计百出,行事大方。却不料今日一见,为何如此小儿模样。”

    孙翊呵呵一笑,并不生气,而是略带激动地道,“实因诸葛先生大贤在此,晚辈如在梦中一般,故而失礼、失态、失言。还望先生多多担待。”爱书网

    这个被孙翊称为诸葛先生的人,不是旁人,正是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诸葛玄!

    诸葛玄是何人,相信不用我过多的介绍。他正是诸葛亮的叔父。

    而这一行人,正是诸葛玄所带领的诸葛亮,诸葛均,以及诸葛家的随身大夫、原长沙太守张机张仲景!

    原来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后,就去豫章上任。可后来,朝廷委任朱皓为豫章太守,朱皓请扬州刺史刘繇出兵,赶走了诸葛玄。诸葛玄无奈,只得带领诸葛亮等人去投奔和自己有点交情的荆州牧刘表。但没想到,在路上恰逢江夏大军兵逼庐江。诸葛玄作为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害怕被两军误伤,故而又跑回了庐江附近躲藏。

    在听闻孙翊和鲁肃带兵,火烧江夏两万大军后,诸葛玄突发奇想,与其投靠那个早已没有进取心的刘表处苟延残喘,不如来庐江这个处处都显现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这里,一探究竟。诸葛玄本就是袁术手下的名人,而且在士族之中也久有声名。所以刚到招贤馆一说自己的名头,就立刻被引见给了负责人张昭。张昭在听到诸葛玄来此的消息后,马上便命人通报给了孙翊。而孙翊也即刻就让张昭请诸葛玄一行人来太守府做客,自己更是沐浴更衣,亲往大门口相迎。诸葛玄看到孙翊对自己这群落魄的人这么的重视,也就顺水推舟的来了太守府中。但没想到,孙翊现在却有与刚才在府门口完全不同的表现。

    老头当然不知道孙翊的真实想法。因为孙翊的震惊,并不是因为诸葛玄,而是其身边的两个人,一代名相诸葛亮,和当世神医张仲景。

    诸葛亮到底多牛,无需笔者多言。关键是这个张机,张仲景。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如果说华佗是外科圣手,那么张仲景就是内科圣手,被称为“医圣”,并且还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要知道历史上,同时代的华佗所写之《青囊书》失传了,而《伤寒杂病论》却流传了下来,这可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辩证论治法则的医学圣典,是中医临**的基本原则,更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一直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学习中医之人,也依然把这本巨著当为必修的经典,认真研读。

    至于他给诸葛玄治病的事情,是记载于《江表传》里的,没有收入《三国志》中。但是笔者推断,这个事情应该是真的,毕竟当时的诸葛玄也算世家名门,况且当时的张机一直在长沙、豫章一带行医,是非常有可能去给诸葛玄治病的。所以笔者在此书中,遵循此意见。

    好了,补课结束,言归正传。

    孙翊派人赶紧准备酒宴,要为诸葛玄等人接风洗尘。因为有张机在,所以孙翊还请人把华佗也请了来。时间不长,酒菜摆好。孙翊和众人围桌而坐。

    对于孙翊发明的这个桌椅,众人都是啧啧称赞。特别是年已十五岁的诸葛亮,更是暗自赞叹不已。这时的诸葛亮,还不是后来那个号称有“鬼神莫测之能”的神人。他现在对于孙翊的评价是此人才有“鬼神莫测之能”。特别是诸葛亮看到孙翊毕恭毕敬的把张昭给让到主位上坐下,自己坐于其身旁后,诸葛亮对孙翊的好感度立马蹿升了起来。而且诸葛亮陪同诸葛玄去招贤馆时,曾看到门口那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让诸葛亮对于孙翊,有引为知己的想法。

    但是现在江东孙三郎的名声太大了,大到连自己的族叔诸葛玄都愿意带领众人前来投奔。这么一来,诸葛亮可不敢把自己的心思表露明显,只是很含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