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受得住的,王寡妇便是其中的一个。

    王寡妇捂着嘴低低的的咳嗽,将身上的被子网上紧了紧。这被子是村里的乡亲带上来的,如今却是排上了大用场。

    二丫的身手灵活,所以跟着几个青年在山腰处警戒,如果看到倭寇望后山来,也好及时预警。

    原本王寡妇是不同她一个姑娘家去做这么危险的事情的,可是二丫特别好强,她自认为比起那些青年男子,自己差不了多少。拼什么他们能做得的事情,她做不了?

    她自小就知道,那没见过面的爹爹死的早,家里没有男丁就等于没有顶梁柱。可是没有顶梁柱的话,为什么她不能立起来保护病弱的娘亲?

    对于二丫这样的行为,村里的人都赞誉有加,是以平日里也多有照顾这对不幸的母女。大家乡里乡亲的,住的又近,经常走动串门也是常有的事情。

    坐在王寡妇旁边的周婶子最先发现了她的异样。她担忧的摸了摸王寡妇的额头,发觉有些发烫,连忙问道:

    “你今日可是没有喝药?”

    王寡妇摇摇头,“喝是喝了,只是我这身子越来越差,加上这几日天气阴晴不定,老毛病是越加的严重了。”

    周婶子是个热心的人,她连忙将自己那份被子压在王寡妇身上。

    “你体弱,这儿又阴冷潮湿。把被子团上,可别又寒气入体了,不然病情加重了,担心的还是你家那位二丫头。”

    王寡妇感激的笑了下,也不推辞周婶子的好意,心里却打定主意,等这事儿过去之后,让二丫多多帮着周家干点活儿。

    而后两人也不在说话,那些哭闹的孩子也总算安静了下来。此时山洞之中颇为的安静,安静的让人觉得很是心慌。

    “淅淅索索”山洞边的草丛开始晃动,男人们戒备的举起手里的刀叉,准备一见情势不对就下手。还好,这过来的是在山腰处预警的二丫几人,倒是虚惊了一场。

    大柱子见几人回来,连忙低声问道:

    “你们回来,是村里的倭寇走了,还是他们……”还是他们往山上来了……

    大柱子不敢开口说出最后半句话,生怕被自己说中。

    二丫神色凝重,她心思细腻,回来后还不忘将几人的足迹掩饰一番,生怕那些倭寇寻着几人的痕迹一路找上来。

    “那些倭寇已然把咱们的村庄当做了据点,这会儿正有几人编成了一个小队,往着后山而来。”

    说这话的时候,二丫眼睛里一闪而过一丝痛恨。他们本以为这些海盗搜刮一波之后便会离去,如今看来是打算长久的在这里了。

    “这可怎么办!咱们带来的干粮和水,根本撑不过几日!而且一直缩在山洞里也不是办法,他们迟早找上来!”

    说话的是站在大柱子身边的周家男人。

    年迈的老村长从后方出来,他问二丫道:

    “你觉得他们的小队,找上这山洞的可能性多大?”

    大柱子忍不住出声,“村长!二丫不过一个丫头,她怎么会知道这些!”

    村长也不理他,只定定的看着眼前皮肤黝黑的丫头。这村里面要说知道二丫身份的,除了王寡妇,就是他这个村长了。二丫不是王寡妇的亲生儿,是她在门外捡到的。但是村长却曾经看到一位穿着慕容军戎装的男子,亲手将这孩子放在王寡妇的门口。男子的身份应该不低,看样子还是个副将。

    后来,他在慕容军收拾牺牲的士兵尸体的时候,发现了那个男子的尸体……

    他不知道那个男子的身份,但是却明白二丫身上流淌着“保家卫国”的血液,这是她逃不开的宿命。

    二丫想了想,坚定的说道:“这个山洞位置靠后,周边的隐蔽性非常高。我认为起码四日之内,他们找不到这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