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搞的好了,效益也是很可观的。王越都准备大搞鱼塘了,材料公司挖砖用土留下的大坑,正好可以养鱼。
城开始了紧张的农业收获,一车车的粮食被拉进城,让城的民众们欣喜的是这都快冬天了,还能收获这么多粮食。这比通常的季节起码迟了一个多月了吧?
他们哪里知道现代种子的分类,不过他们却知道,忍饥挨饿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最后统计上来数据吓死一票人。稻子总产五亿多斤,按明朝人口两亿算,一人能分两斤半。土豆收获两亿多斤,看来淀粉厂还需要扩大。玉米收获九千多万斤,玉米种的面积少。
农业大会战刚刚结束,城就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老熟人谢宝清和卢承德。
王越笑着招呼道:“两位大人今天是稀客啊,我们一定要好好喝几杯。”
谢宝清尴尬地笑了笑道:“我也是应卢大人之请来的,来找你商量个事?”
王越好奇道:“什么事?”
谢宝清打了个哈哈道:“听说思华最近大丰收呀,卢大人问我说,你是不是该纳税了?”
卢承德笑的比哭还难看道:“王大人,我也就是随便问问,真的是随便问问,您别当真。”
卢承德也是倒霉催的,他也就是和谢宝清提了那么一句,王越收获那么多粮食该不该纳点税,就被谢宝清给拖来了。
“纳税?”王越问道:“我要纳多少税?”
见卢承德不敢言,谢宝清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继续对着王越打哈哈道:“思华,纳的不多,真的不多,只要让朝廷那边能过的去就行,你意思一下就好了。”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守法公民,依法纳税的观念深入人心。
“谢大人太见外了,”王越笑着道:“作为朋友,我王思华必须支持你们的工作,不能让您和卢大人在朝廷那里难以交代。”
见王越竟然有纳税的意向,卢承德松了一口气,陪着笑道:“多谢王大人体谅啊。”
王越一摆手道:“依法纳税,也是每个臣民的责任嘛!那我该交多少税?
谢宝清给他详细的一说,王越才知道,他纳的税真心不多,甚至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首先他作为五品官,可以免田赋八千亩。其他的地按每亩一斗,也就是十八点九斤,按大明的亩产量约缴税率为百分之十到十五。按王越的稻子产量,约缴税率为百分之四。
为什么这么低的税,百姓们却活不下去呢?和土地兼并有很大关系,农民要种地主的地,除了要承担朝廷的税还要承担三到四成的田租。加上各种摊派和加饷,如此一来老天一不高兴,来个干旱啥的,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王越见他们都看着自己,笑着道:“那谢大人、卢大人,我就按这个税率纳税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吧,你们可以安排人算一算。”
谢宝清高兴地大声道:“好,思华真可谓朝廷表率啊!”
卢承德也笑着拱手道:“多谢,多谢王大人!”
他们俩都没想到王越这么豪爽,这可是他们收的最顺利的一次税。
谢宝清又好奇地问道:“你这作物比别人晚了一个月下种,却收获颇丰,很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