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宣政殿的廊柱旁,陆佐就站在那里,极不显眼,就在汉帝问话之时,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陆佐身上。     陆佐见问,于是缓步出班,深深一揖,道:“丞相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高翰有罪,又岂能轻易下狱论罪呢?如此百姓的口是堵住了,可这毕竟是蒙混过关,当事者却因此成了替罪羊,等老百姓最后知道事情原委的时候,殿下所为又如何能够服众呢?只怕到时候会适得其反,会激起更深的民怨。”     太子刘衍听罢,手心直冒汗,却又不好为自己辩解。     吏部尚书权师道,挪着臃肿的身子出班奏道:“陛下,太子殿下也只是想将高翰暂时收监,再细细调查,只是没想到高翰会自杀,此事并不能完全怪罪于太子殿下。”     兵部尚书徐秉德亦出班接着道:“权大人说得在理,而且高翰是自己在狱中想不开,如果他不是畏罪,那又何必自杀呢?”     汉帝冷冷一笑,“如此说来,太子没有罪过,反而有功了?”     “陛下!”李释之道,“如今此事已经发生,高翰不管是否有罪,也应再委人察查此事。”     “那此事就交由李爱卿全权负责……”     汉帝话锋一转,正准备说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刑部尚书崔皓突然出班奏道:“此事万万不可交由丞相处理。”     殿内突然一片哗然,纷纷看向崔皓,都没想到崔皓胆子如此之大,还敢顶自己的上峰。就连李释之也莫名其妙地偷偷看了崔皓一眼。     汉帝也有些诧异地打量了一番崔皓,素来知道他虽然尚年轻,资历也不高,但是一向刚正,但是也不至于敢顶撞上司,于是好奇的问:“此话从何说起?”     崔皓眉间一紧,不易察觉地轻舒一口气,像是在做最后的破釜沉舟,心想着这次一定要完成宁王交代给任务,再不能错过这样的好时机了,顿了顿才道:“丞相欺上瞒下,惯用偷天换日的伎俩,如何能够担此大任?”     “大胆……”     汉帝不由分说,直接怒道。李释之也身体一颤,倒不是因为崔皓的诬告,而是被汉帝吓一跳。     一些平日和李释之走得近的官员,也纷纷指摘崔皓,“你这后生,在刑部还没几年,如此出言不逊……”,还有地道,“陛下,请立即将崔皓赶出殿去……”殿内瞬间像是炸开锅热闹了起来,李释之见许多朝臣都在为自己说话,心里倒有几分得意。为首的太子刘衍,此时见方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心下也无所谓他们说的是谁了,而且自己这个舅公向来没有什么把柄在别人手里,凭他们说去,这个崔皓想来也是宁王的人,大家一起落井下石,也正好拿他一个罪名。     汉帝原本怒气中烧,想在崔皓身上发泄怒火,但见百官的反应如此激烈,倒让他有几分意外与反感,因此汉帝反而有兴趣听听崔皓的解释,“崔皓,你且说说缘由,如若不然,定你一个诬陷同僚之罪,流放荒岛。”     崔皓不慌不忙道:“此事还得从御史大夫杜大人说起,正是去年杜大人举报的丞相大人。”     杜宗庭?几乎所有人的反应都不约而同,大家的眼神又落在了杜宗庭的身上。杜宗庭则云里雾里的直冒冷汗,尴尬地冒出一句道:“这……与我有何干系?”     刘衍也好奇,杜宗庭如今是自己的人,他难道也背叛自己了?     汉帝饶有兴趣地问道:“此话怎讲?”     正当众人疑惑之时,崔皓继续道:“正是去年杜大人检举丞相在当年审判吴卿丰一案中徇私舞弊,朱笔名单上原本有一百二十四人要问斩,但是行刑之时,少了三人,其中三人正是丞相由暗箱操作。”     崔皓说罢,朝臣一片哗然,众人神态各异,没想到崔皓会旧事重提,敢得罪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而且此事也是捕风捉影,没有确凿证据,如何有这般胆量!     杜宗庭已听得双腿发软,鼻尖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