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连,这哪里是一个五岁孩子能够发出的感叹,简直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才有的睿语。
“小王爷,此言何解呀?”
他故意想要考一考,看他确是有感而发,还是只是从别人的书上看到的。
“弟子敢问老师,老师熟读圣贤之书,当一心报效朝廷,为国效力,是也不是?”
“此言甚是。为师虽然才疏学浅,但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老师深受潘太师大恩,此恩也不能不报,是也不是?”
“的确如你所说,太师但有差遣,为师也是万死不辞的。”
“唉。”赵宸故意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小王爷何故叹息呀?”
李邦彦似乎也感觉到了赵宸的问话中好象有某种深意,但一时细想又察觉不到。
“老师虽然有恩必报,甚让学生佩服,但也让学生叹息老师的不智。”
李邦彦听了一时不解,心中有点不愉快地追问:“为师有何不智之处呢?”
“请问老师,潘太师若有事差遣,你做是不做?”
“当然该做了。”
“谬矣谬矣,难道老师连什么事情也不问就一定会做吗?”
“此话何意?”
“若是太师要你做的是损害国家损害大宋黎民的事,老师也会去做吗?”
“太师怎么会有如此要求呀?”
“这就是老师你不智之处所在呀。太师虽然身份尊贵,但他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就会有心中的私yù的。如果太师为了一已之私yù,而要你做出损害他人、损害国家的事情来。你做还是不做?”
“这种事情当然不应该做了,但是太师他不会这么做吧?”
“老师慧眼,难道也不知道如今朝廷的局面吗?哪朝哪代没有朝廷重臣争权夺利的事情发生,只是学生不忍老师卷入其中,将来落下个助纣为虐的jiān臣佞臣之名。”
李邦彦立即陷入了沉思之中,以前他一直把太师当做自己的再生父母,认为太师但有所命,必定赴dàng蹈火,再所不辞。
第二十七章 杨家儿郎(1)
但是今天听到这个小王爷一席话,不仅让他开始思考这件事情了。是呀,自己是应该感激太师,应该为太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是正如小王爷所说,如果事情涉及了朝堂之上的争权夺利,如果事情影响到国家黎民,那还该不该做呀。
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先,以个人感情为后,即使要向太师报恩,也有很多方法,而不能够言听计从不分青红皂白地盲从。
想到这些,李邦彦不觉冷汗淋漓,一身湿透,因为如果没有小王爷的点醒,那么他将来说不定就会像以前那样对太师言听计从,最后完全可能做出损损国家人民利益的事情来。
“小王爷,李邦彦受教了。”
他恭恭敬敬地向赵宸道谢,从此心中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孩子了。而且,这件事情一直记在他的心中,并没有向别人说起,直到十三年后的那一天,他才发现这个小王爷真的是不同凡响。
此后,赵宸虽然在学习方面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偶尔冒出一两句话来,就让几个贵为学士的读书人惊讶不已。
所以,他们也不再向以前那样严格管理他了,而且再也没有向岳阳王告过状了,让小赵宸的日子又好过了一些。
这天,岳阳王散朝之后,回家时路经翰林院,苏洵、李格非、朱孝先和李邦彦都同时在那里等到着他。
“参见岳阳王。”
“几位学士大人,是不是小儿近来又惹你们生气了。唉,你们也知道他的那个脾气,还请各位大人见谅才是。”